有力有序推进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促进我市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外管处 党群处
发布时间:2020-02-21 00:00
2月21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副局长周路介绍了本市有力有序推进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
周路介绍说:一直以来,外资企业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创造了全市三分之一的税收、近一半的进出口和三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人数超过70万人,就业贡献近十分之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进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工作,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截至目前,我们已推进保障城乡运行、能源运行、交通物流、生活必需品等9大类外资企业应开尽开。外资企业在满足防疫要求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生产,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港资企业瑞安森(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大年初二即组织休假员工全员返厂复工,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隔离服,在恢复产能的同时,添置生产设备,加大产能供应。康师傅集团所属天津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组织近500名员工返回生产管理岗位,正月初四晚8点,顺利开启3条生产线,日产量达到400万包方便面,供应京津等地市场,目前,该公司已增开至14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我们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服务,有序推进各类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出政策。2月15日,我局印发《市商务局关于做好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和多举措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津商外资〔2020〕1号),要求各区商务主管部门、外资招商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创新招商方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兼顾、全力以赴做好稳外资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在服务好重点企业的同时,对于中小微企业,也及时回应关切,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抓重点。我们梳理纳税百强外资企业,纳税总额占全市外资企业70%以上,其中制造业64家,服务业36家,作为当前重点推动对象。深入区域企业、专人跟踪服务、“一企一策”解决困难问题。百强外资企业复工率从2月17日的57%,提升至20日的95%。
三是全链条。我们着眼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紧抓上下游衔接,环环相扣,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全力推动三星系、一汽丰田汽车、一汽大众汽车等龙头企业配套商复工,截至目前,已推动30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四是强信心。我们加强同美国商会、欧盟商会、韩国商会、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商协会和日本、德国等企业家代表的沟通联系,宣讲政策措施、了解企业诉求。指导外资企业用足用好应对疫情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发挥我市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作用,保障外资企业同等适用支持政策。
有记者现场提问:外资企业对我市在复工复产方面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理解和支持,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周路回答:天津市启动应对新冠肺炎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后,市商务局即通过网站、媒体、商协会等途径向外资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做好疫情防控各类措施的解释解读,引导外资企业自觉遵守我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管控措施,借鉴先期复工企业的疫情防控经验做法,切实履行防控责任,在严格满足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复工复产。外资企业均表示理解和支持,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决不能因为管理疏忽让员工出事,作为管理者必须担起主体责任,既管好岗上厂内,又监督延伸到岗下厂外,切实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如我市一家德资企业,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产品,企业于2月13日复工生产,在岗员工260人,恢复产能达到70%以上。复工以来,公司采取了体温检测、生产线分散站位、加强仓储材料消毒、食堂错峰用餐等举措,并利用智能化技术采取无人送件车、机器远程及时处理系统等,减少员工流动接触,有序组织生产。如三星高新电机、飞思卡尔、采埃孚等产业龙头企业,在做好本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的同时,协助上游配套小企业制定防控预案、落实防控措施、援助防护物资,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我市许多外资企业,在此次疫情面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我市和武汉等地捐赠各类防疫物资和钱款,展现了我市外资企业的担当和作为。作为商务主管部门,我们将在坚决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