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我市开发区创新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依据《天津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办法(2022年版)》,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天津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采用2022年度数据)。全市共16家开发区参评,包括10家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域和6家市级经济开发区。评价结果显示,16家开发区用不到天津1/1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2.5%的地区生产总值、58.2%的工业增加值,完成了全市90.7%的实际使用外资和80.3%的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放带动作用明显。2022年,全部参评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6%,快于全市7.2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为90.7%,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实现翻倍增长。进出口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占全市比重连续多年保持80%以上。
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2022年,全部参评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为42.5%,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为58.2%,税收收入占全市比重为46.4%,亩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度提高1.8万元/亩。
科技创新活力增强。截至2022年末,参评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上年度增加716家,总量占全市比重超过一半。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较上年度增加36家。新增上市企业(不含新三板、境外上市企业)5家,上市企业总量占全市比重为81.4%。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2022年,参评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统筹协调持续强化。截至2022年末,参评开发区共设立114个市级及以上特色功能园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共建园区和对口援助帮扶地区数量达到30个。2022年,参评开发区企业数量增长率为16.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上年度增长0.7%。
1. 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域综合排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
天津港保税区 |
3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 |
5 |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
6 |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
7 |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 |
8 |
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 |
9 |
中新天津生态城 |
10 |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 |
2.市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津南经济开发区 |
2 |
天津宝坻经济开发区 |
3 |
天津蓟州区经济开发区 |
4 |
天津武清福源经济开发区 |
5 |
天津大港经济开发区 |
6 |
天津宁河经济开发区 |
3. 参评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前5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 |
天津港保税区 |
4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 |
5 |
中新天津生态城 |
4. 参评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前5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
天津港保税区 |
3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 |
4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 |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