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走出去”动态 对外投资合作信息 风险防范
走出去动态
 
首页>专题专栏>专栏回顾>对外投资合作>走出去动态

一带一路助力中乌经贸合作不断发展

来源:商务部
【2018-09-19】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五年过去了,中国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中国方案,注入了中国智慧。中国与乌克兰的经贸合作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攀升到新高度。  
    经贸磋商机制引领“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至今,中乌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经贸分委会共举行了三次会议。中国商务部与乌克兰经贸部共同签署了加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议定书,为2017年12月成功召开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签署“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贸分委会适时成立投资工作组,在清理推进历史项目的同时,也因地制宜地开辟了产能、物流、科研、金融等多个新的合作方向。  
    双边贸易长足发展。中乌双边贸易从两国建交之初的2.3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73.8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近五年来,受乌克兰本国和地区形势变化影响,乌对外贸易出现下滑,但对华贸易始终保持增长。今年1~5月,中乌贸易额达34.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09%,其中中国出口至乌克兰26.02亿美元,自乌克兰进口8.55亿美元。目前,乌克兰是中国在独联体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五年成为乌克兰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乌克兰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双边投资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乌克兰投资流量达5900万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存量累计3亿美元。不少中企对乌投资的项目在乌占有重要市场份额,其中,中粮集团对乌农业综合投资已使其成为乌前三大粮商,中建材集团的光伏电站项目占乌光伏发电量第一位,Eco-Vtor化纤厂、运城彩印设备厂和拓普涂料厂分别在相关领域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华为技术和中兴通讯占据固网设备和移动通讯供货绝对份额,联想连续保持笔记本及平板电脑市场第一地位,TP-LINK路由器占据同类市场70%以上份额。参与私有化拍卖,渤海商品交易所成功收购乌克兰复兴开发银行,成为本地区首家民营企业进军金融业的范例。与此同时,乌对华投资存量增长至1.09亿美元。  
    公共采购市场取得历史性突破。因应乌克兰公共采购改革进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公共采购招标,2017年以来先后中标港口疏浚、公路维护、气井服务、保障房融资、钻井采购、集装箱测试设备采购等22个现汇项目。  
    海陆空全面联通。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从2015年4月开通了基辅—北京航线,2016年又将该航线的航班班次增加一倍,从每周3班增至6班。2017年,部分中欧班列过境乌克兰,自新疆乌鲁木齐至乌克兰波尔塔瓦的直达班列开通。2017年下半年,中远海运开辟“亚洲—黑海”航线,每周一班9600TEU大型集装箱船挂靠敖德萨港,将乌克兰与中国和全球各主要港口联通,集装箱业务量保持50%的增速,市场份额达到14%,同时与乌克兰铁路总公司开始海铁联运合作,以吸引外部高货值货源在乌中转。  
    中企不离不弃,中国商会保驾护航。2014~2015年上半年,乌克兰经济剧烈下滑并全面触底。在乌最困难的时期,欧美大企业因风险陡增纷纷从乌克兰撤资,中国企业没有离开乌克兰,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商业眼光,更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诚意和对乌克兰的患难情谊。乌克兰中国商会于2015年成立,截至目前,拥有企业会员54个,在中国企业与乌各政府部门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协调的桥梁,多次为中国企业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推动中乌经贸合作健康发展。  
    随着乌克兰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国际信用评级提高、国际营商指数等排名提升、各项改革强力推进、乌局势稳定和经济恢复,乌产能升级将创造巨大需求,如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制造业升级换代、煤炭工业产能恢复等,将为中乌双边务实合作提供更多机遇。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经商参处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国经济外交的理念,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中乌经贸合作再结硕果。

[ 关 闭 ]

主办单位: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口岸服务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1200000065  津ICP备09002911号-2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496号
Copyright © 2006 - 2019 天津市商务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