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举行第四次贸易救济国际研讨会

信息来源:本站 【2017-09-22】

  2017年8月29日,金砖国家在北京举行贸易救济国际研讨会,这是继2012年北京会议后金砖国家就贸易救济议题召开的第四次研讨会。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做主旨演讲,金砖国家贸易救济机构负责人和世贸组织规则司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发言。
  王受文副部长在演讲中指出,金砖国家携手并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过程中,金砖国家贸易救济调查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等方面的共识不断加深。在全球化进程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今天,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协商,共同努力构建既有利于自由贸易又能妥善处理国内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的贸易救济制度体系。
  为进一步落实金砖国家经贸部长第七次会议达成的共识,王受文副部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二是共同推动多边贸易救济规则的发展,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三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透明、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在发言中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单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救济制度本身及其执行过程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贸易救济制度承载了过多的压力,贸易救济措施数量大幅增加,甚至过度使用。截至2016年,金砖国家遭受的反倾销调查1732起,反补贴调查205起,占全部案件总数的34.8%,贸易救济调查背离了维护公平自由贸易的初衷,反倾销措施有永久化的趋向,贸易救济扩大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二是贸易救济领域偏离国际规则,国内单边立法和实践不断增多,频繁运用国内多边立法的形式解决国际经贸摩擦的行为,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威胁。三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案件大量增加,争端解决机构处理的案件中,与贸易救济相关的案件约占一半,造成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不堪重负。
  王贺军表示,随着贸易救济实践经验的积累,金砖国家从规则的学习者转变为贸易救济措施的重要使用国。截止2016年,金砖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1713起,反补贴调查35起,保障措施调查55起,占全球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总数的30.1%,金砖国家有能力也有需要积极参与规则的修订和制定,为全球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确定和可预见的环境。
  为加强金砖国家在贸易救济领域的合作,王贺军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对国际贸易救济政策的理解和合规性的能力。二是继续维护多边贸易救济制度的有效性,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三是审慎克制和规范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反对措施滥用,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四是共同推进反倾销反补贴多边谈判,推动贸易救济规则的发展。中方已正式提交提案,从提高透明度和加强正当程序、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减轻应诉负担、加强和澄清日落复审纪律,防止措施永久化和反倾销措施扩大化等方面,推进谈判开展。
  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的贸易救济机构负责人和世贸组织规则司的高级官员分别就“加强贸易救济能力建设,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做了发言。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商务部相关司局、部分省(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相关协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律师等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