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出口回暖,韩国AI强国梦再盛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2023-12-19】

  

国际数据资料公司(IDC)日前调高了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展望,其判断半导体市场已经触底,2024年预计实现收入632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从中国半导体市场来看,三季度以来,下游消费电子回暖等信号已经逐步向产业链传导,整体盈利端改善。中国信通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大涨近六成。再看韩国半导体市场,在经历15个月下滑之后,11月份芯片出口额达到了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这也是自去年8月份以来的首次实现转正。


韩国半导体出口增加,分地区看,九大主要出口市场中有六个出口额都有所增加,其中对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出口额达到了114亿美元,为今年最高水平,虽则同比微降0.2%,但已连续四个月突破百亿美元,这被业界指为复苏态势明显。此外,韩国对美国出口109亿美元,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对东盟、欧盟出口亦有所增长。


为了进一步加强在全球半导体和未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竞争力,韩国持续加大对芯片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12月5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已和欧盟达成一致,将深化在电池、半导体和其他先进产业供应链方面的双边合作,韩欧双方还举行了“供应链和产业政策对话”电话会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双方讨论了如何加强在半导体、环保汽车、电池和其他先进行业供应链上的合作事宜。继而,韩国总统尹锡悦自12月11日起对荷兰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这也是韩国领导人自两国1961年建交以来首次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根据日程安排,尹锡悦将与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共同走访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总部,探讨加强两国半导体供应链和技术创新领域合作的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韩国积极吸引外资投资半导体产业。据韩国《NEWS1》11月29日报道,全球第三大半导体设备企业Lam Research将加速在韩投资。其战略是以韩国市场为据点,加强与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主要客户公司的伙伴关系。Lam Research是第一家在韩国运营制造工厂、营销、物流中心、客户支援中心、训练中心及研发中心等所有主要部门的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其在京畿道龙仁建立的办公楼预计明年7月竣工,届时位于东滩的技术训练中心和位于板桥的韩国总公司将全部搬迁至龙仁。Lam Research韩国代表理事李尚元表示,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1万亿美元,而韩国是占据DRAM75%、NAND55%的核心市场。


今年3月份,韩国曾高调宣称要在首都圈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集群。韩国产业部门高官李昌洋表示,该计划一大重点在于积极吸引日本半导体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企业入驻京畿道龙仁半导体产业集群,推动韩日半导体企业打造稳定的供应链。尹锡悦总统在“第14次紧急经济民生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的投资额为300万亿韩元(约合1.6万亿元人民币)。根据这项计划,韩国将在京畿道龙仁建设71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到2042年前建设完成5个尖端半导体制造工厂,目标是携手150家以上的国内外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公司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建设超级半导体集群。


韩国国家战略技术特别委员会8月份召开的第三次会议制定了《国家战略技术路线图》,针对电池、半导体及显示器、智能出行这3个竞争激烈的技术领域提出16项重点国家任务、投资及政策,并将适用于高科技产业新建和扩建生产设施的设施投资扣除率从8%至16%提高到15%至25%,以及提供1000亿韩元用于京畿道平泽—永仁集群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硅谷等半导体中心建立合作中心,帮助国内半导体公司向海外扩张。8月底,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正式公布了20家将获得政府支持的非存储芯片公司,并承诺在技术开发、原型制造、金融、本地和海外营销以及培训等领域提供援助。韩国在存储芯片占据极大优势同时,开始拓展非存储芯片领域的发展空间,意在成为人工智能强国,业界分析认为,韩国在存储芯片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和强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或许能助其一臂之力,但其在非存储芯片领域的竞争力是个软肋。根据韩国的“数字战略”,韩国的目标是到202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三大人工智能强国之一。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部长李宗昊称:“韩国寻求在人工智能芯片等快速增长的领域成为全球重要一环。”


信息来源: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