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 预警信息简报 2022年第8期(总第8期)

信息来源: 【2022-09-07】


信息简报


天津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


天津市公平贸易预警体系行业预警点


20228(总第8期)



主要内容

  1. 国际纺联最新纺织机械交货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仍然是最大的投资者

  2. 越南纤维产品优势明显 出口额同比增长20%以上

  3. 越南纺织服装业担心缺订单

  4. 阿拉伯手工长袍走红“一带一路”

  5. 全球服装零售5-6月迎来疫情松绑与通胀挤压复杂新局面

  6. 德国零售业销售额同比现28年来最大跌幅

  7. 乌兹别克斯坦举行“30天会战”保障棉花产量

  8.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呼吁增加对棉花项目的投资



国际纺联最新纺织机械交货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仍然是最大的投资者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近日发布了第44期《国际纺织机械交货统计报告》,有全球200多家纺织机械制造商参与编制。报告涵盖纺织机械的六个领域,纺纱机械、弹力丝机、织造机、大圆机、横机和染整机械。报告显示,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纺纱机械、弹力丝机、织造机和染整机械的发货量大幅增加。细纱机、气流纺和毛型纤维纺纱机的交付量分别增加了110%65%44%,弹力丝机发货数量增加了177%,无梭织机的交付量增加了32%,大圆机的发货量增长了30%,横机的发货量增长了109%。染整机械的交付总量平均也增长了52%

纺纱机械中,细纱机2021年的全球发货总量增加了约400万台,达到761万台。大多数(90%)新型细纱机运往亚洲和大洋洲,交付量增加了115%。欧洲的发货量增加了41%(主要是土耳其),发货数量相对较少。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和孟加拉国是细纱机市场的六大主要投资国家。

2021年,全球气流纺出货量为69.5万头,与2020年相比,新增27.3万头。占全球出货量83%的机器销往亚洲和大洋洲,其交付量增加了65%,达到58万头。中国、土耳其和巴基斯坦是气流纺的世界前三大投资国,投资额分别增长了56%47%146%。只有乌兹别克斯坦(该国是2021年的第七大投资国)的交付量较2020年下降了14%,降至1.26万头。全球毛型纤维纺纱机的发货量从2020年的约2.2万锭增加到2021年的近3.16万锭,增长44%。这一增长主要是受对亚洲和大洋洲的交付量增加和投资增加了70%影响。占总发货量68%的机器被运往伊朗、意大利和土耳其。

单加热弹力丝机(主要用于锦纶长丝)的全球发货量从2020年的近1.6万台增加到2021年的7.5万台,增加了365%。其中,亚洲和大洋洲占比为94%,是单加热弹力丝机的最大投资地。中国是该领域的主要投资者,占全球交付量的90%。双加热弹力丝机(主要用于涤纶长丝)的全球出货量增加了167%,达到87万锭。亚洲在全球出货量中的份额上升到了95%。中国仍然是最大的投资者,占全球出货量的92%

2021年,全球无梭织机出货量增长了32%,达到14.8万台。喷气织机出货量增长了56%至近45776台、剑杆/片梭织机出货量增长24%26897台,喷水织机的出货量增长23%75797台。2021年无梭织机的主要目的地是亚洲和大洋洲,占全球交付量的95%。全球94%84%98%的喷气织机、剑杆/片梭织机和喷水织机运往该地区。在所有三个子类别中,主要投资者都是中国,交付的织机占总交付量的73%2021年,大圆机的全球出货量增长了29%,达到39129台。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是这一类别的全球领先投资者,占全球出货量的83%。中国是占第一位的目的地,占所有交付量的64%(21833)。土耳其和印度分别以3500台和3171台位居第二和第三。

2021年,电子横机细分市场增长109%,达到约9.5万台。亚洲和大洋洲是这些机器的主要目的地,占全球出货量的91%。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国,占总出货量的76%,投资增长了290%。对中国的出货量从2020年的约1.7万台增加到2021年的6.76万台。

连续式织物整理设备类别中,松弛式烘燥机发货量增长了183%。除染色生产线发货量收缩(冷轧堆染色机下降16%,热风烘燥机下降85%)外,其他种类设备发货量上升了33%-88%不等。自2019年以来,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估算了调查参与者未报告的发货数量,以了解该类别的全球市场规模。估计2021年连续式织物整理设备全球发货量增加78%,达到2750台。在间歇式织物整理设备类别中,卷染机/经轴染色机的发货数量增加了105%,达到1081台。2021年,气流染色机和溢流染色机的交付量增加了24%,分别达到1232台和1647台。越南纤维产品优势明显 出口额同比增长20%以上

越南《越南+725日报道,越南棉花纺纱协会(VCOSA)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前5月越南纺织品、纤维、面料等出口额达187.3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20.81%;其中纺织服装达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22.2%),纤维和纱线23.7亿美元(增长10%),土工布3.768亿美元(增长27%),原辅料9.798亿美元。VCOSA评估,凭借上述业绩,越南首次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纤维出口国。

目前中国是越南纺织品,特别是再生纱线主要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额的近60%。美国和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市场。由于这两大市场从中国纺织原料辅料进口量趋于减少,而加大从其他国家进口力度。因此越南纺织品、纤维、面料在这两个市场出口潜力巨大。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新冠变异毒株将继续在2022年内出现。在此背景下,纤维产品被期望成为推动复苏并少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因纤维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机械进行。

越南纤维产品另一个优势是,俄乌冲突直接影响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并致使2022年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制作的合成纤维的生产成本上涨。

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为包括纤维行业在内的工业生产带来许多新机遇。此外纤维行业发展优势还来自国际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越南与欧盟自贸协定》等自贸协定。

越南纺织服装业担心缺订单

越南《年轻人报》728日报道,727日越南纺织服装集团(Vinatex)执行总裁范春程在出席“2022纺织服装工业行业-设备与原辅料国际展览会”开幕式时表示,因一些国家通货膨胀、政治局势动荡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年底前几个月越南纺织服装行业将面临许多困难。与此同时,除棉价大幅下降外,服装行业其他原辅料价格受运输因素影响仍在持续上涨。一些分销商正积压大量货物,既要解决货物积压问题又面临销售下滑。生产商同样要面对购买力下降的背景下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困难。

胡志明市纺织服装及刺绣编织协会主席范春洪表示,纺织服装行业因俄乌局势紧张和通胀加剧使得美欧销售呈下降趋势,许多客户推迟订货,很有可能需面临许多挑战。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表示,纺织服装行业提出的目标是:2022年出口额达到420-430亿美元,今年前6个月已实现出口220亿美元。

阿拉伯手工长袍走红“一带一路”

一家位于山东菏泽巨野县的服装合资公司,从2019年开始从事阿拉伯长袍的来料加工业务,年产阿拉伯长袍300万套,产品主要出口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约旦等“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沙特阿拉伯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在国内同行中更是独占鳌头。公司带动了周边50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年增加百姓收入近2000万元。

全球服装零售5-6月迎来疫情松绑与通胀挤压复杂新局面

202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多个重点消费市场深陷通胀泥潭。屡创新高的CPI、脆弱不稳的供应链、或明或暗的贸易壁垒、不断反复的疫情滋扰等持续影响纺织品服装零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疫情松绑与通胀挤压的正反作用下,如何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者信心,继而推动经济向稳发展成为多国经济治理的核心关切。

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1.3%,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较5月显著扩大, 同比涨幅再创新高。6月美国零售额环比增长1%680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同月,美国服装 (含鞋类)零售额为257.6亿美元,同比微降0.2%。通胀的持续攀升推动多种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以服装鞋帽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面临更大销售压力。5月,加拿大CPI同比上涨7.7%,达40年最高水平。同月,加拿大零售总额同比增加14.1%;服装类用品销售额为25.1亿加元(约19.6亿美元),在去年低基数效应下大幅增长93.7%

6月,欧元区通胀在能源价格持续飙升的影响下上行至8.6%,到达历史高位;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通胀率也一路上涨。官方数据显示,5月起欧洲各国服装类产品零售增速开始放缓,上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逐步减弱。

5月德国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71.4%;荷兰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15.7%;法国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零售额为45.6亿欧元(约46.5亿美元),较4月增长3.6亿欧元(约3.67亿美元),为今年以来月销售最好成绩。和去年同期相比,法国5月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3%

英国6月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销售50.3亿英镑(约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德国零售业销售额同比现28年来最大跌幅

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地时间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经日历和季节性调整的实际价值算,德国零售企业20226月销售额环比下降了1.6%;同比下降了8.8%。“这是自1994年以来的同比最大跌幅。”

数据显示,若未扣除通胀因素,按名义价值计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0.8%。联邦统计局指出,名义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反映了零售业价格的高增长,这明显影响了消费环境。数据指出,20226月食品零售的实际销售额环比下降了1.6%,同比下降了7.2%。借此,食品零售业固定价格销售额达到2016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联邦统计局指出,食品零售销售额下降可能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1.9%)。餐饮业销售额增加也可能对食品零售产生负面影响。数据显示,20226月,非食品零售业的销售额环比实际下降3.3%。尤其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及皮革制品贸易未能延续年初以来的积极趋势,销售额环比减少5.4%,同比下降10.1%。与20196月相比,销售额比新冠大流行前低13.6%

数据指出,互联网及邮购业务销售额环比下跌3.8%,同比下降15.1%,此为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同比跌幅。然而,与20196月相比,销售额比新冠大流行前高出22.3%

乌兹别克斯坦举行“30天会战”保障棉花产量

乌兹别克斯坦报纸网728日消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27日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在高温天气下保障棉花产量问题。米尔济约耶夫表示,近年来气候变化给棉花生产带来新挑战,特别是今年的异常高温,使棉花生产遭遇紧急状况,必须调动一切资源,发掘潜力,科学地育种、遴选、施肥、灌溉和防治虫害,以维持棉花产量。未来乌兹别克斯坦要将纺织品出口额提升至90亿美元,其中棉花生产是基础,如不能提高棉花产量,就无法达到上述目标。

会上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生产委员会主席、创新发展部长阿卜杜拉赫莫诺夫介绍部分棉田不结桃或结桃少,及因气候变化遭遇更多病虫害和疾病情况,并就育种方法、虫害防治、调整滴灌以应对气候变化等提出7个方面建议。为落实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提出的确保棉花收成的要求,乌兹别克斯坦将在所有地区举行“30天会战”活动,用科学方法确保棉花收成。米尔济约耶夫还要求农业部副部长杰沙耶夫与各州州长和专家走进棉花集群和农场,向其传授科学知识和解决方案。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呼吁增加对棉花项目的投资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出席棉花合作伙伴会议,敦促捐助机构调动资源支持棉花四国——贝宁、布基纳法索、乍得和马里等最不发达成员的棉花项目。在当天晚些时候的签署仪式上,伊维拉对非洲进出口银行承诺提供高达30万美元的捐赠资金表示欢迎,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非洲国家在2023年至2024年间棉花价值链发展项目的筹备工作。

总干事伊维拉表示,捐助方应认真听取棉花四国和其他最不发达成员提出的项目需求和优先事项,以便为它们提供切实的支持。政策制定者应着眼于可持续地提高生产率,增强竞争力,增加棉织品的价值以加强对未来冲击的抵御能力。

棉花四国部长们指出,粮食不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阻碍最不发达国家棉花部门的发展,发展伙伴在帮助其发展棉花生产、提高棉花质量并确保将原材料生产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出口成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