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预警信息简报 2022年第1期(总第1期)

信息来源: 【2022-09-13】

信息简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022年第1期(总第1期)

主要内容

1、俄乌冲突对欧洲汽车产业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分析

2、欧洲新车销量12个月连跌

3、俄罗斯政府放宽进口车的注册要求

4、上半年汽车累计出口同比增长47.1%

5、南非对华售后市场替换用汽车挡风玻璃发起反倾销调查

俄乌冲突对欧洲汽车产业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分析

一、俄乌冲突相关制裁与反制裁情况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多国陆续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主要涉及金融、能源、交通、国防等领域。面临国际制裁,俄罗斯随即启动了相关反制措施,发布不友好国家和地区清单,实施贸易和交易限制等,并宣布对退出俄罗斯市场的跨国公司进行国有化管制。5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俄进行第六轮制裁内容,但制裁需经欧盟成员国一致通过方可生效。

1俄乌冲突爆发后汽车领域制裁与反制裁情况

类型

国家/地区

具体措施

制裁

欧盟

20223月,宣布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奢侈品,包括价值5万欧元及以上的汽车产品;

欧盟

20224月,宣布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卡车和特殊设备,包括卡车牵引车、中型卡车、混凝土搅拌机、推土机、拖拉机、街道清洁车和自卸卡车,以及消防设备和技术。对于今年49日之前签订的合同,禁令将从2022710日起生效;

日本

20224月,宣布禁止向俄罗斯出口价格超过600万日元的车型(新车+二手车);

美国

20223月,宣布禁止向俄罗斯出口豪华车;

反制裁

俄罗斯

20223月,俄罗斯政府发布禁止出口产品清单,包括出口汽车等200多种产品,有效期截至2022年底(不含欧亚经济联盟地区);

俄罗斯

国有化管制的三种方案:照常继续工作,包括维持部件供应量和企业的满载;向俄方出售合资企业的一部分,并未提及必须继续供应零部件;完全退出俄市场,关闭企业和解雇员工将被视为故意破产。

来源:根据Autostat及各类公开信息整理。

二、欧洲及俄罗斯汽车市场遭遇重创

   在区域一体化推动下,欧洲汽车产业融合程度较高。俄乌冲突图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叠加缺芯等不利因素,对欧洲汽车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一)欧洲汽车市场销量下滑

2020年之后欧洲车市再度出现明显下滑。20223月,欧洲车市下滑(-20.5%),下滑幅度仅次于2020年(-55.0%)。

欧洲OEM销量下滑幅度较大,仅日韩系部分车企实现增长。2022年一季度,捷豹路虎销量跌幅最大(-43.1%)、斯特兰蒂斯(-21.7%)、大众(-15.4%)。20223月和一季度,现代集团销量分别增长9.8%21.3%。丰田一季度销量实现小幅增长(0.1%)。

俄罗斯车市出现大面积下滑。20223月,俄罗斯轻型车销量为5.51万辆,同比下滑62.9%,这是自2007年以来,俄罗斯最低的三月单月销量;一季度,俄轻型车销量为27.73万辆,同比下滑28.4%3月,拉达是唯一销量破万的品牌(1.23万辆,-63.6%);普通品牌和豪华品牌车型销量均出现下跌;一季度,销量保持增长的主要为中国品牌汽车。

中国车企短期销售遇阻,但长期有望在俄实现突围。短期看,因物流遇阻、金融结算不畅等不利因素影响,俄乌冲突对我国车企当地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但长城等重点企业表示将不会放弃俄市场并将进行战略调整。长期看,随着外资车企撤出俄市场,中国车企在俄发展迎来机遇。根据欧洲商业协会(AEB)数据,20223月,尽管中国品牌汽车在销量出现62.9%的下滑至4669辆,但一季度,中国品牌汽车在俄销售2.47万辆,同比增长30.43%;在俄市场份额已提升至8.92%,同比增长4.02%,高于2021年中国品牌在该国的市场份额(7%)。

(二)新车交付延迟

除芯片短缺蔓延之外,欧洲汽车行业还面临着俄乌冲突带来的线束和电池原材料供应链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欧洲新车的交付时间极为漫长。目前欧洲汽车市场传统燃油车交付时间长,电动汽车交付延迟则更为明显。以德国为例,4月新车的平均提车等待时长约为6~7个月。

(三)车辆售价上涨

俄罗斯汽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根据俄罗斯汽车分析机构Autostat数据分析,自2022年以来,俄最受欢迎的LADA Vesta车型售价上涨了30%。拉达Largus车型涨幅最高,几乎是1月份售价的1.5倍。丰田RAV4和凯美瑞分别增长了44万卢布(+23.1%)和50.2万卢布(+21.4%)。拉达Niva Legend车型售价增幅最低为12.5万卢布(+18%)。进入4月下旬,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停止提高车辆售价,仅斯巴鲁(8%~12%)和欧宝(4%~5%)提高了售价。俄专家预测,卢布汇率、物流、汽车交付和停产企业的生产恢复后,新车售价有望稳定。

由于原材料短缺,近几个月欧洲电动车电池的价格已经大涨。长远来看,这一因素虽不会阻碍电动车需求强劲的总体趋势,但在短期内必会令其放缓。如4月初,特斯拉Model 3基础版在德国的价格上涨了7000欧元,售价已接近5万欧元。穆迪咨询公司指出,俄乌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供应端的复苏,疫情反复又限制了经济的流动性,并进一步增加了汽车供给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车企只能提高终端售价,并购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来抵消成本压力。

三、俄罗斯汽车产业格局面临重塑

外资车企在俄业务受阻。全球主要汽车OEM均已在俄罗斯开展业务,俄乌冲突后各类企业在俄均进行了战略调整。在俄销量较低的企业,宣布暂停对俄出口(如通用,在俄销量3000/年);在俄市场份额大的企业面临两难抉择(如雷诺),截止20224月底消息,雷诺计划出售其在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的股份;也有多数企业,因零部件短缺问题,被迫暂停在俄生产,同时从物流、汇率以及在俄经营风险等方面进行考量,来决定是否继续在俄业务。

中国车企继续深耕俄罗斯市场。近年来,中国品牌车企在俄经销网络增长势头迅猛,从2010年的10.5%增至2020年的20.5%。随着中国品牌汽车积极扩大当地营销网络,库存相对充足并不断投放新车型,有望在此窗口期进一步提升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新款跨界SUV哈弗大狗(Dargo)已在图拉工厂投产、奇瑞也将在俄推出四驱7座跨界SUV瑞虎(Tiggo8 Pro Max,福田也计划在俄本地化生产Tunland皮卡和福田S100S120系列卡车车型。此外,奇瑞和星途开设了其在俄罗斯的第二家配件库。

四、欧洲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挑战

一些欧洲车企表示,俄乌两国是欧洲汽车零部件及全球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国。受到欧洲产业链震荡影响,部分企业因此停产或转移产能,2022年欧洲汽车产量也将遭遇重创。

(一)轮胎、线束等短缺

乌克兰是欧洲主要汽车生产商重要的线束供应商。富国银行(Wells Fargo)汽车分析报告指出,乌克兰共有17家线束工厂,在成本较低的国家中,工厂数量仅次于罗马尼亚和摩洛哥。而德国汽车行业80%的线束采购自乌克兰,德国车企面临着线束供应完全中断的问题。由于线束并非标准产品,而是根据车企要求和具体车型定制生产,这使得在短时间内寻找替代产品非常困难。没有线束,车辆组装就无法完成,整条价值链就陷入停滞。今年3月,大众集团指出,乌克兰线束短缺已经取代芯片短缺成为大众最大的供应链难题。宝马、保时捷等车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30日,曼恩(MAN Truck & Bus)宣布俄乌冲突导致卡车的线束生产大幅停滞。曼恩德国慕尼黑工厂和波兰克拉科夫工厂已经停产,德国纽伦堡工厂和萨尔茨吉特工厂也大幅减产。部分零部件企业已考虑将乌克兰的产能转移至罗马尼亚、摩洛哥等国。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预测,线束短缺将导致欧洲短期内汽车产量损失5万~1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也将受到冲击。

(二)电子特气断供加剧芯片供应链短缺

乌克兰是全球电子特气(氖气)的供应商。根据研究公司贝恩公司(Bain&Co.)数据显示,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氖气出口国,全球50%以上的电子特气由乌克兰的几家公司生产(包括CryoinIngasUMG RT等公司)。根据咨询公司Techcet的预测,2021年全球芯片生产的所需的电子特气的消耗量约为540公吨。于乌克兰生产的电子特气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如果该国电子特气生产商继续关闭,2022年这一数字可能会降至270公吨以下,并将导致全球芯片严重短缺。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认为,大多数主要芯片制造商都有几个月的电子特气储备,而一些供应有限的小型晶圆厂可能会更早受到影响。

(三)各类金属短缺,推动动力电池及整车成本上涨

除了线束短缺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影响之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均为全球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国。原材料断供的威胁在更大范围内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汽车供应的不稳定性。金属价格飙升将直接影响汽车、芯片制造等众多行业。需求模式、物流终端和供应短缺问题也已使得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进而推动车企整车制造成本出现大幅上涨。

五、欧洲国家调整相关政策及技术标准法规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及俄罗斯正在倡导或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技术标准法规,以应对冲突对汽车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电动汽车补贴政策面临调整

20224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表示对政府考虑取消PHEV的补贴表示担忧。取消补贴将阻碍向电动化交通出行的过渡,无视了德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充电基础设施还未完全普及,先行普及PHEV将成为引入EV的重要参考。汽车行业为未来引入补贴提出了建设性的提议,需要在未来可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此外,俄乌冲突等使交期延长,交付日期不能保证。汽车补贴的一半由汽车行业承担,但在如果政府补贴期因延迟交付而结束时需要承担追加数千欧元的风险并不合理。

根据德国政府补贴办法,2022年年底前德国对电动车的创新补贴预计将从6000欧元减半至3000欧元。受到俄乌冲突影响,德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大范围交车延迟。这意味着如果电动车的交付时间被推迟到2023年,消费者得到的补贴将大大减少。这对目前的电动车购买决策产生了巨大影响。鉴于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正在推动德国政府尽快出台一套有利于消费者的法规。

(二)俄罗斯降低国产汽车的强制性安全要求

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通过了《轮式车辆安全技术法规》修正案,该修正案已于425日生效。文本指出,20232月前,每个成员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有权对在该国流通的汽车制定自己的技术法规要求。根据该修正案,按照本国要求生产的汽车只允许在组装国本国流通。只有在签订双边协议后,此类车辆才能在欧亚经济联盟其他国家运营。应欧亚经济委员会要求,成员国政府将保留一份根据国家要求组装的汽车登记册,注明其VIN码、品牌和车型名称。这些国家必须确保此类车辆不会出口(包括暂时出口)到原产国之外,除非两国之间另有约定。

为确保车型在俄罗斯市场的可用性和多样性,工贸部表示正在为特殊时期制定临时技术法规。这些变化还将影响环境要求,这些要求主要针对电子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外国制造商,并确保了他们的商业利益。这些变化将使俄罗斯电子制造商能够在这些领域提出国内技术解决方案。考虑到这一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仅限于202321日前。

由于俄乌冲突对俄罗斯零部件供应的影响,俄罗斯可能会暂时允许生产所有排放标准等级的汽车,包括Euro-0。伏尔加汽车制造厂(AvtoVAZ)将在生产多款拉达车型时不使用电子零部件或生产较少采用电子零部件的特别版车型。

(三)俄罗斯政府推动平行进口合法化,并公布汽车产品清单

20225月,俄罗斯工贸部公布了平行进口货物清单。包括路虎、捷豹、宾利、悍马、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兰博基尼、法拉利、阿斯顿-马丁、保时捷、劳斯莱斯、玛莎拉蒂、布加迪等品牌也被纳入了清单。此外,未经版权所有者许可,可以将丰田、大众、斯柯达、宝马、雷诺、奥迪、mini和日产的汽车和零部件进口至俄罗斯。

因此,大多数外国汽车的进口在一段时间内只能通过平行进口。然而,专家警告说,平行进口车经销商可能会受到西方国家的二级制裁,备件供应问题也尚未解决。目前尚不清楚合法的平行进口交货何时开始。据专家预测,签署订单后,建立进口的过程可能需要六个多月。

(四)俄罗斯政府出台政策为俄企业提供支持,提供就业保障

2022年特别贷款计划。20223月,俄政府启动了一项特别贷款计划,以支持因制裁而陷入困境的工业和贸易骨干企业。俄政府针对工业和贸易骨干企业提供一项的新优惠贷款计划。根据该计划的条款,一家企业可以获得高达100亿卢布的贷款,公司集团可以获得高达300亿卢布的贷款。因此,单个汽车组装厂无法获得超过100亿卢布的贷款。

汽车制造商保证员工数量,以获得报废回收费补偿。俄罗斯汽车厂必须确保2022年的平均员工人数不低于上一年的90%。否则,汽车制造商将不会收到第一季度支付的报废回收费的补偿。

(来源:中汽中心原创)

欧洲新车销量12个月连跌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前公布了最新的销量数据。今年6月份,欧洲新车销量约为106.6万辆,同比下降17%。对比5月份同比下跌12.5%的销量数据,欧洲整体车市6月份销量跌幅进一步扩大。欧洲新车销量已连续12个月出现同比下跌,同时创下了近26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一)车市、车企均出现下滑

相关数据显示,6月份,欧洲五大主流车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销量均出现同比下跌。其中,英国新车销量跌幅最大,同比下滑了24.3%;德国、意大利、法国的新车销量均出现百分比两位数的跌幅;西班牙新车销量跌幅最小,同比下滑7.8%。今年1-6月,欧洲新车累计注册量大约为560万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49万辆。

从车企来看,6月,大众汽车集团在欧洲的新车注册量大约为25.5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8.2万辆,同比下降24.4%;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的新车注册量大约为135万辆,同比下降19.4%。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今年6月的新车注册量为21.5万辆,同比下降16.5%;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的新车注册量为108.7万辆,同比下降21.1%。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流车企中,雷诺集团是唯一一家欧洲销量出现同比增长的车企,并从现代汽车集团手中夺回欧洲第三畅销车企的头衔。

好消息是,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欧洲总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在逐步提高。不过,相关人士仍然表示担忧。ACEA总裁兼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齐普策表示,电动汽车的强劲表现是非常受欢迎的消息。但电动汽车仍然是一个相当脆弱的市场,它高度依赖购买激励等补贴措施,还有就是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

据《明镜周刊》报道,德国经济部希望在今年年底提前结束对于PHEV的补贴,并从2023年起,将对于电动汽车的现金补贴减少1/3。而德国消费者的信心已经处于31年来最低水平,如果德国出现经济衰退,消费者的信心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所有车型的市场需求。

此外,据《泰晤士日报》报道,英国政府于今年6月份取消了为电动汽车提供1500英镑补贴的政策。英国政府透露,英国电动汽车革命的成功是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之一。今年前5个月,英国纯电动车销量将近10万辆。此外,英国交通部长特鲁迪·哈里森表示,如果电气化转型要继续下去,政府的资金必须坚持投资在影响最大的领域,如出租车、快递货车等。

(二)供应链仍是最大困扰

彭博行业研究的一份报告预测,欧洲汽车销量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回升。报告表示,由于去年7月欧洲汽车销量表现较差,因此今年7月欧洲汽车销量有可能结束连续12个月的同比下滑,但这并不能弥补上半年的颓势。

汽车市场预测机构LMC automotive于本月再次下调了对西欧乘用车全年销量的预期,这是今年第五次下调。该机构预计,今年西欧新车交付量为980万辆,同比下降7.4%。此外,该机构还表示,供应链问题将持续制约欧洲汽车销量。

今年3月,大众汽车集团就警告称,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鉴于半导体短缺、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大众汽车集团2022年的增长前景可能会受到影响。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表示,该公司正在将更多生产任务从欧洲迁往中国和美洲等地区,以应对供应链问题。

欧洲本土车企巨头都在考虑将生产任务转移,外资品牌在欧洲同样不顺利。特斯拉CEO马斯克日前表示,受电池供应短缺和港口问题影响,柏林工厂难以扩大产能,已经亏损数十亿美元。此外,据《福布斯》报道,目前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只能生产外观颜色为黑色或白色的Model Y电动汽车,欧洲客户想要订购其他颜色的Model Y就需要等到明年3月份交付。特斯拉预计今年全球产量将增长50%,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源自德国柏林和美国奥斯汀超级工厂的产能增长。但分析师认为,这两家工厂第二季度总共生产了大约6000辆汽车,特斯拉的产能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来源:上海汽车报)

俄罗斯政府放宽进口车的注册要求

716日,俄罗斯政府宣布将放宽公民和团体从俄罗斯境外进口汽车的注册要求。目前,政府暂时放宽了对车辆技术方面的硬性要求,如允许未使用车辆紧急呼叫系统紧急呼叫装置的车辆登记等。由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受到了经济制裁,俄罗斯的整车厂很难采购紧急呼叫系统零部件。放宽要求的注册截止日期为202321日。

(来源:Marklines

上半年汽车累计出口同比增长47.1%

71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上半年经济吹风会。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实现了较快恢复。

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49.9万辆与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34.4%,同比分别增长28.2%23.8%。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211.7万辆与1205.7万辆。上半年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达到21.7%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我国汽车产业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汽车产业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基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全年汽车销量将有望超过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创历史新高。

(来源:央视新闻)

南非对华售后市场替换用汽车挡风玻璃发起反倾销调查

722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代表南部非洲联盟-SACUSACU包括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莱索托及斯威士兰5国)发布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售后市场替换用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南非税号为7007.21.20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