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预警信息简报 2023年第8期

信息来源: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 【2023-09-04】

信 息 简 报

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

天津市公平贸易预警点

2023年第8 总第14



主要内容

  1. 限制进口!印度实施进口监管,推动印度制造

  2. 日本核污染水已排海!跨境行业都会受到哪些影响?

  3. 墨西哥上调392个项目进口关税,90%产品高达25%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尘埃落定


一、新闻简介

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是对欧盟进口的碳密集产品,征收碳关税,如水泥和部分电力。2023517日,CBAM在欧洲议会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55票弃权获得通过。CBAM证书的价格将与欧盟排放交易系统下的欧盟配额价格挂钩,其目的是防止来自中国、印度等尚未规定碳价格的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大量进入欧洲市场。

自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于202212月达成临时协议后,CBAM预计将于2023101日生效;它将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六个碳密集部门的产品,包括铝、水泥、钢铁、电力、氢和化肥。在过渡阶段,欧盟监管机构将考虑是否会将其他产品加入清单,如某些下游产品。CBAM要求目标商品的进口商购买足够数量的 "CBAM证书(CBAM certificates",以涵盖其产品中的碳排放配额。由于CBAM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碳泄漏”,该机制致力于使所涵盖的进口产品与欧盟排放交易计划中对国内生产者规定的碳价格相同。换句话说,欧盟试图让进口商承担与欧洲生产商同等的监管成本负担。

根据协议第6条,进口商必须进行 CBAM 申报,包括货物数量、内含排放量和碳进口税的支付证明。协议附件还规定了CBAM不适用于欧洲经济区内的四个非欧盟成员国,即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以及计算嵌入式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二、CBAM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亦可称为“碳关税”或“碳边境调节税”,是指严格实施碳减排政策的国家或地区,要求进口(出口)高碳产品时缴纳(返还)相应的税费或碳配额。而“碳关税”一词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20071月,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要求美国签署《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议定书》时,警告美国如果不签署该协议,则会对进口自那些不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欧盟自身的权益,另外针对不签订或者不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协议实施的进口税等机制。

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201912月欧盟提出《欧洲绿色协议》,就更高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共同承诺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较于1990年减少50%55%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Deal)》中,除了将2050年实现碳中和写入法律之外,还提出建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实为碳边境税或碳关税),旨在落实欧盟气候目标,推动碳市场(EU ETS)改革,消除相关方对逐步收紧免费配额数量的反对意见,以增强对于欧盟企业的碳排放限制、提升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以及领导力。

三、CBAM的体系和运作

根据欧洲委员会对于CBAM的文件,CBAM将在2023101日开始施行。为了能够平稳实施,直至2026年完全的施行前,欧盟进口商不需要进行经济上的调整。

CBAM全称为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它本质上是一个有关于促进碳减排,对特定进口产品所存碳的配额计划,其中集中在六大行业,水泥、钢筋、铝、化肥、氢、电力。在巴黎气候协定中,欧盟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军者,要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然而这并非易事。近些年来,欧盟对于促进碳减排的力度大大增加。德国计划在2038年关闭所有的煤电厂,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要达到100%。但俄乌战争引起的欧洲能源危机不得不让德国重新开启煤电厂。与此同时,德国能源巨头莱茵集团表示将退出煤电时间提前到2030年。碳减排的压力增加,但国内有关企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倒逼企业搬去碳排放量低的国家,对于欧盟经济发展不利。因此,CBAM正在寻求企业发展生存和促进减排的过渡期。

CBAM的运作是基于EU ETSEmissions Trading System)的免费配额运作的。ETS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排放交易计划。它设立了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数额指标给工业产业,并且规定碳排放额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同时也有免费配额来防止碳泄漏。碳泄漏(Carbon leakage)是由于因为企业生产成本高,优先选择去碳排放量低的国家,造成欧盟企业流失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简单来说,CBAM就是一种为了避免国内对碳的严格政策和国外宽松的碳政策冲突而造成不公平竞争的调节手段,对免费配额额度外的碳征收一定价款。具体而言,CBAM的运作方式如下:

首先,任何被CBAM所包含的商品进口商需要购买证书。该证书的价格是根据欧盟排放交易计划配额的每周平均拍卖价格来计算的,单位是欧元/吨碳排放量。

其次,欧盟进口商需要在每年的531日前申报在前一年商品数量和包含碳排放量。同时,进口商交出的CBAM证书数量要与产品中所包含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相对应。

如果进口商有第三个国家生产上的合法有效的信息,证明碳价格已经在生产进口商品时支付,那么相应的数额可以从最后账单中减去。

四、国际碳市场与中国碳市场

1997年,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国际碳排放权贸易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允许缔约国之间进行就碳排放配额进行自由贸易,促成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碳市场)的诞生。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28个正在运行的碳市场,主要包括欧盟、英国、美国、加拿大、中国、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左右,其中以欧盟碳市场最具典型性。我国的碳市场起步于2021年,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

(一)欧盟碳市场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于200511日起正式运行,是全球启动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及成熟度最高的碳市场。EUETS涵盖27个成员国和三个非欧盟国家(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三国),主要覆盖航空、电力、工业三大行业。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采用总量控制交易机制(cap-and-trade),即欧盟将碳配额分配给各成员国,再由各成员国通过拍卖和免费分配的方式向纳入企业发放碳配额(EUA),如果企业实际排放量少于碳配额,则可将剩余额度在碳市场出售,反之则需要在碳市场购买碳配额。2019年,欧盟碳市场引入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arket Stability ReserveMSR),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目标按照预设的条件自动调整年度配额拍卖量,避免市场出现配额供给过剩的问题,有效调节了碳交易价格。

欧盟碳市场历经四个阶段的迭代,几经波折才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目前已运行至第四个阶段(2021-2030)。总体来看,欧盟碳市场的演进主要呈现行业覆盖范围扩大、碳配额逐步缩减、履约与惩罚机制渐趋完善的趋势。

欧盟碳市场的产品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一级市场中由欧盟委员会主导的配额拍卖,以及二级市场中期货,远期、期权,掉期合同等多种类型的创新碳金融产品,能够灵活满足企业调节碳资产配置的需求。这些产品目前主要在洲际交易所(ICE)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EX)进行交易。2022年,欧盟碳市场成交均价为87.30美元/CO2

(二)中国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由全国性碳市场和地区碳市场组成。全国碳市场于20217月起正式上线交易,目前仅涵盖电力行业,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仅为二氧化碳。地区碳市场自201110月起陆续启动,目前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试点碳市场和福建和四川2个非试点碳市场。截至20221231日,全国碳市场2022年内碳配额累计成交量约5100万吨,累计成交额约28亿元,七个地区试点碳市场线上配额交易总量累计约3500万吨,交易额合计约20亿元。

我国政府部门每年向纳入管理范围内的重点排放单位(下称“控排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的方式、控排企业则需要通过节能减排、升级改进技术等方式将每年的实际碳排放额控制在政府碳配额范围内,以实现碳减排目标。控排企业、符合交易规则的法人机构及个人可相应在全国/地区碳市场交易碳排放配额,同时也可交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以及相应交易各个地区自行核证的自愿减排量,以达到灵活配置碳配额的目的。

由于目前全国碳市场交易结构单一,参与主体仅为控排企业,且交易产品均为现货,因此中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不足,流动性仍有待提高。另外,中国碳价也远低于欧美等发达碳市场水平。2022年,中国碳市场成交均价为8.85美元/CO2,与欧盟碳市场交易价格相差接近10倍。

五、可能的影响及中国应对

(一)CBAM的影响

1.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大产业转型压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同时也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据统计,2020T年,中国是欧盟第四大钢铁、铝进口来源国,中国钢铁产量约占全球一半。据研究表明,欧盟实施CBAM将影响中国钢铁和铝行业每年分别增加支付的碳边境调节税达到26亿-28亿元、20亿~23亿元,其中钢铁每吨增加成本约在652-690元,铝每吨增加成本约在4295-4909元。因此,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将提升我国高碳产业对欧盟的出口成本,降低中国高碳密集产业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我国高碳行业社会依存度较高的背景下,煤炭、钢铁等高碳排放行业由于对欧盟出口成本的上升,可能导致融资成本增加、排放成本上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给企业的持续经营造成困难,其绿色转型的投入也会受到影响,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度也可能随之减慢。

2.推动我国碳税与碳交易制度建立与市场发展

CBAM实质是对进口商品在出口国未支出的碳排放成本进行收费,对我国而言,若要防止碳排放成本外流,就应当建立起完善制度,覆盖相关的碳排放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仅涉及电力企业,碳税制度的立法推进仍然存在困难。CBAM的推进将倒逼我国相关的规则体系建立,以削弱CBAM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此外,CBAM的实施也可能对国内碳价产生影响。据记载,20217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交易价格基本在50/吨左右,而欧盟碳市场7月份碳价维持在50欧元/吨以上,该差距的存在可能导致欧盟加征碳税或额外费用。即便是中国对欧出口商品已经在国内支付了碳价,但因碳价的不对应,欧盟进口商还需要购买CBAM证书。因此,从碳价角度看,CBAM如果落地实施,对中国碳排放权市场上的碳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影响国际贸易规则,基于气候变化的贸易和碳排放定价权竞争加剧

碳市场和碳税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除欧盟外,中国、墨西哥、智利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都实施了碳定价,但国际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价规则和交易市场。随着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性政治议题,碳排放交易和碳税的国际规则制定权竞争将愈发激烈。欧盟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无疑极大提高了其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确立提供了欧洲方案,同时也对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二)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1.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影响

持续优化贸易结构,避免“低碳贸易壁垒”的风险。应当引导企业提高产品绿色化的水平,降低高耗能产业出口比重,扩大中高端成套设备、高端零部件等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强化轨道交通、通信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综合竞争优势,推动进出口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以减小CBAM对企业进出口成本的影响。

2.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和引导制定国际规则

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碳减排方面的先进经验,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动建立多边碳减排机制,在国际多边谈判中提出合理主张,增强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在双边以及多边层面适时与世界上主要国家举行碳对话,利用国际多边气候治理框架加深中欧碳合作;还可以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平台加深与欧盟的沟通协调,避免碳边境调节机制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隐形壁垒。

3.加快制度建设,完善国内碳税制度与碳排放交易规则

借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研究中国碳市场规则的制定。可以在自贸区、自贸港先行先试,探索适合我国产业情况的碳税规则,向国际提出中国方案;碳税应当以鼓励引导自觉减排为理念,制定税收减免等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国家应当合理控制税收收入的资金流向,形成国家税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加快构建并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制度的制度体系,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的基础上,出台专门的碳排放法规,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同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将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加快建设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中和服务圈)


限制进口!印度实施进口监管,推动印度制造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日报道,为了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印度政府近日决定对部分个人电脑产品的进口实施限制。根据这项新政策,从笔记本到平板电脑的进口都必须获得许可证。

这是印度政府为鼓励本地电子产品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一项。尽管印度政府通知没有说明此举的原因,但此举被普遍视为莫迪政府在“印度制造”计划下促进本地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措施。

印度商务和工业部(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当地时间3日发布通知称,进口商现在需要申请许可证才能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带入国内。在这项新政策出台之前,印度已经实施了多年的政策,旨在阻止进口外国电子产品,其中包括对这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报道称,印度曾在2020年对智能电视进口实施类似限制。

印度对外贸易总局发布的通知也显示,采购商进口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一体机、超小型电脑和服务器需要获得许可,该政策已经立即生效。该机构还表示,被指定为“资本货物”的某些类型的电脑,如机床、核磁共振仪等设备自带的控制电脑不受此规定限制。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豁免条件。

另据路透社报道,今年4月至6月,印度电子产品进口额为197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6.25%

有报道称,在上述限制措施出台之前,印度方面多年前就已经采取通过提高对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各类整机产品的进口关税的措施,来迫使相关厂商选择进口零部件到印度当地进行组装制造。在持续提高关税的同时,印度政府也通过相关激励政策来吸引整机品牌厂商在当地投资建厂。

这项新政策的目标是利用印度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服务器的需求,使印度成为电子产品的出口中心。对于这类产品的生产激励措施的最后申请日期是830日。

印度对笔记本电脑实施进口监管

新规能否推动本地制造业?

印度此次颁布的新规被外界认为很可能会因迫使此前招徕的国际半导体巨头提高在印度的本地化程度而打击企业的投资热情。苹果、戴尔和三星目前均没有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有了上述进口限制规定,印度政府当前在推行本国高端制造业时“用力过猛”的介入风格也使得其在短期内很难培养出下一个“富士康”。印度是一个半开放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这会阻碍印度在制造业和技术方面的发展。

当前,印度本国的电子消费品依旧依赖海外进口。根据联合国COMTRADE国际贸易数据库的数据,2022年印度电气、电子设备进口额为696.8亿美元。据Counterpoint 估计,印度笔记本电脑和个人电脑市场每年价值80亿美元,而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于进口。

印度政府公开数据显示,印度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的进口额约占印度年度进口总额的1.5%,而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从品牌方面来看,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惠普和戴尔分别以33.8%13.9%的份额占据印度PC市场的第一和第三。然而除了这两个品牌之外,排名前五的其余品牌均来自中国。其中联想以15.7%位列第二,宏碁、华硕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中国品牌总计占据印度约34.6%PC市场份额。

在印度的手机市场,中国品牌依旧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以手机为例,Counterpoint的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vivo在印度整体市场排名第二,OPPO21%的市场份额成为印度中高端手机市场的顶级品牌。

在当前背景下限制印度相关产品的进口难免不让人对该新规的推行难度产生担忧。(海运网)


美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商务部回应:这是为世经复苏设置障碍

有记者问: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国白宫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美方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美方限制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打着“去风险”的幌子在投资领域搞“脱钩断链”,严重背离美方一贯提倡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希望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不要人为阻碍全球经贸交流与合作,不要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设置障碍。(国际商报)


商务部回应世贸组织公布美诉中方针对美钢铝232关税措施的反制措施世贸争端案专家组报告

针对近日世贸组织公布美诉中方针对美钢铝232关税措施的反制措施世贸争端案专家组报告,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16日回应称,中方注意到相关报告,正在对专家组报告内容进行研究,并将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做好本案后续工作。

这位负责人强调,本案问题的根源在于美方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中方依法采取反制措施,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之举。20183月起,美方泛化国家安全,对包括中方在内的多个世贸成员对美出口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该措施引发广泛不满,中方和其他多个成员将美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02212月,美措施已被世贸组织裁决违反世贸规则。然而,美方一意孤行,阻挠专家组裁决生效,逃避执行义务,拒绝取消违规关税措施。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取消违反世贸规则的钢铝232措施,与其他世贸成员相向而行,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新华社)


日本核污染水已排海!跨境行业都会受到哪些影响?

北京时间82413时(北京时间中午12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824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发表谈话,要求日方停止这一错误行为。

海关总署也决定自20238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据日本东电公司发布的消息,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210吨,每天的排放情况将在次日公布。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另据一项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

针对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覆水难收,我们不希望2023824日成为海洋环境的灾难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就必须为此承担历史责任。”

824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发表谈话,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这一错误行为。

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8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愚蠢的决定为跨境行业带来的影响

面对己方受损的利益和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日本再一次选择了让地球和全世界人民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买单”。要知道,核污染里面的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洋流和风向的季节性移动,使太平洋大部分海域和周围国家遭受核污染。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如果走海路的话,出关之后,从我国到其他国家多经过太平洋。除了陆路相连的周边国家之外,想要到北美、南美等需要跨洋的国家和地区,海路很多时候是跨境物流的直接选择。

下面从几点聊一下跨境行业在之后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1、从跨境物流方面:

由于是全球首例核污染水倒入太平洋,没有人会知道未来的海水会发生哪些具体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海上灾害发生的概率绝对有所增加。

如此一来,对于跨境物流而言,不确定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啊。比如,货物运输延时、包裹丢包损坏等不确定概率都大幅度上升。长此以往,影响物流的正常运输,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到海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购买体验等。

2、从生鲜水产方面:

  1. 核污染水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

  2. 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影响人类健康;

  3. 核污染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

尽管网络上各路大神都从洋流、季风、地理位置、地球公转自转等角度,分析了福岛污水排放对北海道渔场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想想排入海中的塑料都能在最后变成颗粒物,通过食物链的循环回到人体内,更别说核污染水了!况且,沿岸的渔场也不是只有北海道渔场。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为2.3451亿元,同比减少29%

24日,海关总署公告称,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8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有这么一个邻居,以后怕是再鲜美的海鲜也压不下去心里的恐慌。尤其是近些年来,有不少跨境电商卖家在生鲜冷链上不断发力,可以预见在824日之后,这些跨境电商卖家就要调整新的行业发展战略了。

3、从入关政策方面: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因为太平洋沿岸的国家迟早都会被波及到,不排除海关会严卡外来的货船和货物。很有可能在对外政策上,沿岸各国家都会有各自相应的调整,也会给跨境物流增加难度,影响跨境行业的正常发展。

4、从消费习惯方面:

一个生动的例子:之前很多中老年人都表示不考虑电子支付,觉得太麻烦而且不安全。疫情发生后,为了不接触付款,也因为日常生活中扫码情况较多,线上支付的普及率一下子就提高了。

同样是疫情期间,很多没有网络购物习惯的叔叔阿姨们,开始在网上抢口罩、囤食品,结果线上购物平台的成交额不降反增了,这个不光是国内电商,逻辑套用在跨境也一样。

像“蝴蝶效应”一样,跨境物流风险大增之后,海外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本土的电商平台或者直接去线下消费,毕竟虽然选择的产品品类变少了,但是至少可以很快拿到手,不用面对“无尽地等待”。(跨境电商头条)


墨西哥上调392个项目进口关税,90%产品高达25%

2023815日,墨西哥总统签署法令,自816日起,上调钢铁、铝、竹制品、橡胶、化工产品、油、肥皂、纸张、纸板、陶瓷制品、玻璃、电气设备、乐器和家具等多种进口产品的最惠国关税。

该法令将适用于392个关税项目的进口关税提高。这些关税项目中的几乎所有产品现在都适用于25%的进口关税,只有某些纺织品将适用于15%的关税。这一进口关税率的修改于2023816日生效,将于2025731日结束。

关于在法令中列出的具有反倾销税的产品中,来自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不锈钢;中国、韩国的冷轧板;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涂层扁钢以及来自韩国、印度和乌克兰的无缝钢管等进口都将受到这一关税增加的影响。

该法令将影响墨西哥与其非自由贸易协定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关系和货物流动,其中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中国、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印度。但是,与墨西哥有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不受这项法令影响。

由于此次关税上调预先毫无征兆,并且墨西哥官方公告语言为西班牙语,以墨西哥为出口市场和转移投资目的国的中国企业,将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

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墨西哥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自2018年开始的中美经贸摩擦以来,全球供应链发生了深刻的转变。CPTPPUSMCA等区域自贸政策安排,也促动中国企业对墨西哥进行日益提升的跨境转移投资。墨西哥上调对华进口关税,不利于墨西哥承接中国的产业和供应链转移。

92%产品征收25关税,哪些产品受影响最大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对墨西哥商品出口从2018年至2020年间的440亿~460亿美元的水平,增至2021年的669亿美元,2022年进一步增至773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墨西哥商品出口金额已经超过392亿美元,与2020年以前的数据相比,出口增幅近180%。根据海关数据筛选,墨西哥法令所列的392个税号涉及的出口金额约为62.3亿美元(以2022年数据为基础,考虑到中墨海关税号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际受影响的金额暂时无法精确统计)。

其中,进口关税税率调增分为5%10%15%20%25%五档,但有实质性影响的,集中在“8708项下挡风玻璃及其他车身附件”(10%)、“纺织品”(15%)和“钢铁、铜铝贱金属、橡胶、化工产品、纸类、陶瓷产品、玻璃、电器材料、乐器和家具等”(25%)等产品大类上。

392个税号共涉及我国海关税则类别的13个大类,受影响最大的依次是“钢铁及钢铁制品”、“塑料和橡胶”、“运输设备及零件”、“纺织”和“家具杂项”。这五大类在2022年对墨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金额的86%。这五大类产品也是近年来中国对墨出口增长明显的产品类别。此外,机械器具、铜镍铝和其他贱金属及制品、鞋帽、玻璃陶瓷、纸类、乐器及零件、化工、宝石贵金属也比2020年有不同程度增长。

以我国对墨西哥出口的汽车零配件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墨税则不完全对应),此次墨西哥政府调整的392个税号中,2022年与汽车产业相关的税号商品,中国对墨出口额占当年中国对墨出口总额的32%,达19.62亿美元;而2023年上半年同类汽车产品对墨出口额达11.32亿美元。根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在2022年平均每个月向墨西哥出口3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即2022年中国对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超过了36亿美元。二者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汽车零部件税号,墨西哥政府此次没有纳入到进口税增加的范围内。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电子、工业机械、车辆及其零附件是墨西哥自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其中,车辆及其零配件产品的增幅较为典型,2021年同比增长72%2022年同比增长50%。从具体产品上看,2022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货运机动车辆(4位海关编码:8704)同比增长353.4%2021年同比增长179.0%;机动车辆的车身(4位海关编码:87072022年同比增长165.5%2021年同比增长119.8%;装有发动机的机动车辆底盘(4位海关编码:87062022年同比增长110.8%2021年同比增长75.8%等等。

须要警惕的是,墨西哥此份增加进口关税的法令,不适用于与墨西哥签订了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法令,也是美国政府推行“友岸”供应链大策略(friendshoring)的一个最新体现。

全球汽车产业链紧密相连,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可以向墨西哥的任何海外公司供货。然而,墨西哥增加进口关税可能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产生较大影响。虽然美国正在采取措施削弱中国的影响力,中墨汽车贸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不能简单地认定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墨西哥的目的是为了借道向美国出口。该观点只是美国通过《美墨加协定》来布局供应链的导向性作用。实际的贸易流动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海运网)


印度又有大动作:征收20%关税;禁止出口

83日,印度政府为推动印度制造,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实施进口监管,必须获得许可才能进口。(查看文章:限制进口!印度实施进口监管,推动印度制造) 日前,印度又有大动作:

  1. 印度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

印度政府最新决定,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相关措施立即生效。

  1. 印度将禁止食糖出口

823日,有报道称,由于降雨不足导致甘蔗减产,印度预计将在10月开始的下一季禁止糖厂出口。如果印度实施此举措,将是七年来首次停止出口。

印度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

近期国际大米价格飙升,引发全球关注。印度政府最新决定,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相关措施立即生效。

印度政府部门25日发布的文件显示,决定对蒸谷米征收20%的出口关税,这与印度官员此前的表态大相径庭。22日有印度官员公开表示,不会对蒸谷米出口施加任何限制。

当地经销商表示,印度政府此前出台的大米出口禁令促使一些买家增加了对蒸谷米的购买量,并将蒸谷米的价格推高至创纪录的高位。经销商指出,实施这项关税以后,蒸谷米将变得和来自泰国等地的大米一样贵。这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印度大米的出口量,同时推高全球大米价格,目前全球大米价格已经接近12年来最高水平。

据路透社消息称,目前印度农民已经种植了大约3840万公顷水稻,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同时,当地政府部门还鼓励民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2022年大米出口总量约2200万吨,占世界大米出口量40%以上。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印度政府7月曾宣布,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蒸谷米也被俗称为“半熟米”,是以稻谷为原料,经处理后再按常规稻谷碾米加工方法生产的大米制品。数据显示,印度在2022年出口了大约740万吨蒸谷米。

印度将禁止食糖出口

823日,有报道称,由于降雨不足导致甘蔗减产,印度预计将在10月开始的下一季禁止糖厂出口。如果印度实施此举措,将是七年来首次停止出口。

出口禁令通常会压低禁止出口国家的价格,但通过限制供应,会推高世界其他地区的价格。

据报道,印度将从10月开始的下一季禁止食糖出口。上周,印度政府对洋葱征收40%的出口关税,以抑制其出口。今年7月,印度禁止出口非巴斯马蒂白米,强调需要优先考虑国内消费者。

上述一系列举措出于抑制食品通胀、稳定国内供应等考虑。近几周,印度包括大米、西红柿和洋葱在内的食品价格都在上涨。今年7月,印度零售通胀达到7.44%15个月高点,食品通胀攀升至11.5%,为3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数据来看,食品、粮食价格上涨仍是印度通胀走高的主要原因。

7月印度物价水平大幅上涨的产品类别主要包括蔬菜、豆类和谷物等,CPI同比分别上涨37.3%13.2%13.0%。尤其是番茄等蔬菜价格在7月飙升,大幅推高印度通胀。相较之下,印度的甘蔗产量下降虽然将食糖价格推升至近2年新高,但尚未反映在通胀数据中,7月印度的糖和糖果CPI同比涨幅仅为3.8%

“由此可见,随着秋季印度食糖产季收成下降,食糖价格上涨对印度整体物价水平的影响可能会逐渐显现,加大通胀走势不确定性。印度政府禁止食糖出口也是出于对满足未来国内需求、维持后续国内食糖价格稳定的考虑。”李颖婷称。

印度此次出口限制可能会导致这两个市场的食糖价格继续上涨,引发人们对全球食品市场进一步通胀的担忧。

中国糖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糖年消费量在1500万吨左右,其中国内产糖1000万吨左右,每年还需要从巴西、泰国、古巴等国家进口糖,从印度直接进口的糖比较少。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1—7月,我国最大的食糖进口来源国是巴西,进口量为78.26万吨。排名第二的是印度,1—7月,中国从印度进口食糖17.45万吨。

一家全球贸易公司的孟买经销商表示,泰国食糖产量同样低于预期,可能会导致出口量减少,而另一食糖主要生产国巴西无法独自填补这一产量缺口。(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