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19期)
天津市商务局法规处(公平贸易处) 2025年5月30日
目 录
一、贸易救济案件
1. 美国作出升降门扭簧反倾销初裁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限制向中国销售芯片设计软件。
2.美国各州共和党高层敦促美证券交易委员会考虑将中国公司摘牌。
3.美国通过限制中国实验室新规。
4.美暂停喷气发动机技术对华出口。
5.美以“强迫劳动”为由对一中国公司海产品发出暂扣令。
6.韩国建议对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石油树脂征收反倾销税。
三、经贸动态
1.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无效!
2.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出炉 向东南亚太阳能设备征税成定局。
3.欧盟拟对美千亿美元商品加税,塑料橡胶行业首当其冲。
4.东盟就关税达成共识:与美国的任何关税协议,都将不损害其他成员国的利益。
5、东帝汶10月将正式加入东盟。
6.印度对成衣、加工食品等孟加拉国部分商品实施进口限制。
一、贸易救济案件
1.美国作出升降门扭簧反倾销初裁。2025年5月2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升降门扭簧(Overhead Door Counterbalance Torsion Springs)作出反倾销初裁,因中国企业未参与应诉,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734.33%(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734.33%)、中国全国统一税率为778.31%(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778.31%);印度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87.2%-124.86%(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84.54%-122.20%)。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5年8月11日对中国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终裁、于2025年10月13日对印度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终裁。该案涉及我市静海区的相关企业。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限制向中国销售芯片设计软件。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已要求提供用于设计半导体的软件的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售相关产品,除非事先获得出口许可证。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制造商,包括Cadence、Synopsys和Siemens EDA,已收到美国商务部的通知,要求停止向中国供应其技术。商务部将对每份向中国出口的许可证申请进行个案审查,这表明此举并非全面禁令。商务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正在审查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口,并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商务部已暂停现有出口许可证或在审查期间增加额外许可证要求”。尽管政策变化的具体范围尚不明确,但剥夺这些软件制造商的中国客户可能会对其利润造成冲击,并对严重依赖顶尖美国软件的中国芯片设计客户构成打击。“它们是真正的瓶颈,”一位前商务部官员表示。自特朗普政府以来,限制EDA工具对中国出口的规则一直在考虑之中,但当时被认为过于激进而未实施。(来源:路透社)
2.美国各州共和党高层敦促美证券交易委员会考虑将中国公司摘牌。来自21个州的共和党高级财务官员敦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确定是否应将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摘牌,因为它们未能保护美国投资者。官员们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对这些公司进行调查,因为中国的政策“创造了一种与美国法律的报告要求相悖的不透明环境”。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州的官员表示:“中国的行动为欺诈和滥用创造了一个温床,增加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违反《证券交易法》的信息披露、审计或反欺诈规定的可能性。”他们认为美国的资金不应该被用来帮助中国公司,特别是那些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公司。(来源:金融时报)
3.美国通过限制中国实验室新规。近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以4比0全票通过新规,禁止被认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中国实验室参与测试智能手机、相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阻止这些被测试设备进入美国市场,切断所谓渗透美国电信基础设施的潜在安全风险。
FCC声称,美国市场上使用的所有电子设备——从物联网设备、电脑到健身追踪器、智能手机乃至婴儿监视器——均需通过其设备授权流程,方可进口、销售或使用,约75%的电子设备测试由中国境内的实验室完成。FCC审查后认为,部分获认可的实验室与中国政府存在“深层联系”,包括与国有企业或中国军方相关联的机构(即所谓的Chinese state actors),这些实验室近年来为美国市场测试了数千款设备。
根据FCC的数据库显示,中国有 168 个认证测试实验室,美国有 111 个,中国台湾有 114 个。新规明确禁止受到FCC维护的“封锁清单”,以及国防部的“中国军事主体清单”,商务部的“实体清单”等美国政府机构维护的清单上的公司控制或指挥的实验室参与测试,一旦发现这些实验室与清单上的公司有关联,即被撤销其认证资格。
早在2022年11月,FCC便禁止多家中国公司的电信和视频监控设备在美国获得批准。今年3月,FCC已开始调查九家中国通信设备公司、中国运营商,核查他们是否试图规避美国限制措施。如今,新规进一步将矛头指向测试环节,确保认证机构和测试实验室本身不成为安全隐患。
除本次通过的新规外,FCC还通过了一项提案,要求与中国或其他“外国对手”有重大关联的实体披露其持有的所有FCC许可证和授权;同时也启动了一项提案,拟将测试禁令扩展至中国及其他被视为“外国对手”的国家所有实验室。(来源:合规小叨客)
6.韩国建议对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石油树脂征收反倾销税。5月22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在世宗政府大楼召开第460次会议,决定向韩国经济财政部长官建议,对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石油树脂征收2.26%至18.52%的反倾销税,为期五年。这一最终裁决是根据去年年底的初步裁决做出的。石油树脂用于制造汽车、建筑和鞋类的粘合剂,以及轮胎、油漆和油墨的生产。此前,去年5月,韩国可隆工业公司指控有5家中国大陆企业和2家中国台湾企业以不合理的低价向韩国出口石油树脂,因此要求当局启动调查。
同日,韩国贸易委员会还收到三种进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报告,这三种产品分别是泰国的纤维板、日本和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沙特阿拉伯的丁二醇醚。韩国当局已就与中国热轧钢板相关的产业损害召开了公开听证会,目前中国热轧钢板的临时反倾销税最高为38.02%。一位韩国贸易委员会官员表示,“关于征收相关反倾销税的最终决定,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国内外实地检查后做出。(来源:韩国商报)
二、经贸动态
1.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无效!美东时间 2025 年 5 月 28 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以贸易逆差等为由,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的全面关税,属于越权行为,无效!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由 3 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裁定:国会没有授予特朗普设置关税的无限权力,总统没有单方面实施关税的权限,特朗普发布的全面关税命令被禁止。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司法权在任何特定案件中均由首席法官指派的一名法官行使。但当案件涉及国会法案、总统公告或行政命令的合宪性,或者具有广泛和重大影响时,首席法官可将案件指派给由 3 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审理。
法院最终裁决的上诉可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出,最终可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上诉,最终情况仍不确定。
特朗普以“国家紧急状态”发起的关税有: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的 10%“最低基准关税”;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的“对等关税”;对中国征收的 20% 芬太尼关税;对进口汽车加征的 25% 关税。
如果特朗普不上诉,上面这些关税都将失去效力。(来源:贸易夜航)
2.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出炉 向东南亚太阳能设备征税成定局。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损害美国国内制造商的利益。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向这东南亚四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已是板上钉钉。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官网发布上述裁决。对在美国经营的太阳能制造商来说,这是重大胜利。这项裁定是有关关税能否生效的关键门槛,为美国商务部6月向东南亚四国征收关税奠定基础。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韩国韩华Qcells等企业此前申诉,从东南亚进口的低价产品激增,导致有关企业在美国国内生产和销售太阳能产品面临困难,即使美国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也无济于事。
新关税将提高东南亚太阳能产品的成本,预计会打击高度依赖东南亚进口太阳能产品的美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数据显示,美国去年从上述东南亚四国进口129亿美元(约166亿新元)的太阳能设备。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总裁霍珀在一份声明中说,新的关税会增加太阳能板买家的成本,从而损害国内生产商的利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决将加重关税负担,进一步推高美国企业在建设项目和扩大制造太阳能产品的成本。”
不过,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执行董事卡尔试图淡化高成本的潜在影响。他说,设备成本仅占开发商项目预算中的一小部分,其他因素在预算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例如劳动力成本,以及项目接入电网方面的挑战。他还说,太阳能设备的需求会继续增长,而美国国内制造商的产能有望在2026年之前,满足全美太阳能产业的需求。(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3.欧盟拟对美千亿美元商品加税,塑料橡胶行业首当其冲。美国至少与英国和中国达成了临时贸易协议,但没有与欧盟达成。欧盟曾经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现在准备对价值约1062亿美元(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包括化学品、塑料、橡胶和加工机械。
欧盟27个成员国的管理机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发起了一项所谓的公众咨询,如果谈判不能达成互利的结果,也不能取消美国的关税,欧盟就可能采取反制措施的美国进口商品清单进行磋商。
美国将对从欧盟进口的大部分商品征收 10% 的关税,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 25% 的关税,并暂停对所有欧盟商品征收 20% 的关税,为期 90 天,至 7 月 8 日结束。
欧盟随后将针对美国对欧盟钢铁和铝进口征收关税的一系列计划反制措施暂停90天,以便为谈判留出空间。
同时,为评估可能的再平衡措施的潜在影响,欧盟委员会正在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日期为 6 月 10 日。 根据反馈意见,欧盟委员会将最终确定采取应对措施的建议。
欧洲人正在考虑一份 218 页的产品清单作为目标。初级聚合物分为类别,如聚烯烃、PVC、尼龙、聚酯、聚碳酸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半成品,如片材、薄膜、聚合物箔和单丝;和成品以及生产废料和边角料。
注塑模具、压缩模具和增材制造设备,以及回收和加工的天然和合成产品也榜上有名。 这包括从橡胶板、型材、管材、垫子和垫圈到轮胎、传送带和输送系统的所有产品
塑料和橡胶加工机械和设备以及相关零部件也面临欧洲关税。 这包括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热成型机、加工活性树脂和泡沫塑料产品的机器、减小尺寸的设备以及橡胶和塑料搅拌机。(来源:橡胶快递)
5.东帝汶10月将正式加入东盟。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27日,第46届东盟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闭幕。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宣布,东帝汶将在今年10月成为东盟正式成员国。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安瓦尔介绍,东帝汶将在10月的东盟峰会上正式成为第11个成员国。他指出,东帝汶仍须在经济领域完成一到两个条件,以便顺利成为正式成员。东帝汶总理沙纳纳当地时间26日表示,对入盟的进程表示乐观,“希望能在年底之前加入,可能会在10月,因为大家都支持。我们将竭尽所能完成大部分的必要条件,当然,还剩下一到两个条件尚未达成,我们会尽力。”该国主要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帝汶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富集,迄已发现44块油田,探明石油储量约3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7000亿立方米。2005年7月设立石油基金,截至2022年底,东石油基金滚存累计为174.1亿美元。(来源:观察者网)
6.印度对成衣、加工食品等孟加拉国部分商品实施进口限制。印度商工部外贸总局(DGFT)5月17日发布通知,对从孟加拉国进口至印度的部分商品(成衣、加工食品等)实施口岸限制。该措施不适用于过境印度、运往尼泊尔和不丹的孟加拉国货物。
通知提到,不允许从任何陆路口岸进口孟加拉国的各类成衣,仅允许通过那瓦西瓦港和加尔各答港进口。此外,DGFT不允许通过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等邦的多个陆路海关站从孟加拉国进口果味饮料和碳酸饮料、加工食品、棉花和棉纱废料、塑料和聚氯乙烯成品以及木制家具。(来源:焦点视界)
免责声明:
以上为国内外媒体摘编,个别报道可能存在倾向性意见,不代表事实及编者观点,仅作工作参考,欢迎转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