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23期)
天津市商务局法规处(公平贸易处) 2025年6月30日
目 录
一、贸易限制措施
1. 美国对白色家电开始加征关税。
2. 美国允许乙烷运往中国 但未经授权不得在华卸货。
4. 欧盟禁止中企获得超500万欧元政府医药设备订单。
5. 印度对六种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以保护国内产业。
6. 韩国钢企推动反倾销申诉 剑指中国产低价商品。
二、经贸动态
1.美国竞相开发中国稀土材料的替代品。
2.欧盟准备采取更多关税反制措施以对美施压。
3.加拿大或对美国钢铁和铝征收更多关税。
4.马美同意关税豁免期结束前完成贸易谈判。
5.尼泊尔大幅调整进口关税,涉及多种商品。
6.刚果(金)宣布钴出口禁令继续延长三个月。
一、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对白色家电开始加征关税。美国特朗普政府6月23日将洗衣机和冰箱等白色家电列入了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的加征关税的对象。美国东部时间当天凌晨0点1分(北京时间当天下午0点1分)开始征收。此举旨在促进制造业回归美国国内。
特朗普政府3月对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的关税,6月4日上调至50%。白色家电被视为钢铝的“衍生产品”,将根据钢铝的含量加征50%的关税。除洗衣机之外,还包括烘干机、冰箱、洗碗机、燃气灶、微波炉和电烤箱等。对美出口较多的韩国、墨西哥和中国企业将受到加征关税的影响。一部分韩国企业为了避免高关税,提出在美国国内扩大冰箱和电烤箱生产。
特朗普政府希望利用高关税来加强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如果对特朗普政府来说的“成功案列”增加,有可能进一步加强要求日本向美国转移生产。(来源:日经中文网)
2.美国允许乙烷运往中国 但未经授权不得在华卸货。据路透社2025年6月25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已通知相关企业,可将乙烷装船运往中国,但未经授权不得在中国卸货。
知情人士称,美国商务部6月25日向Enterprise Products和Energy Transfer两家公司发出信函。Enterprise Products收到的信函写道:“本信函授权Enterprise Products装载乙烷,并可运往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港口停泊。但未经进一步授权,不得向位于中国的实体完成此类出口。”
此前,美国对这两家能源公司出口乙烷至中国实施许可要求,这项规定一度中断对华出货,导致相关船只滞留,或在墨西哥湾沿岸海域徘徊。
这封信函可能预示美国正准备放松5月底至6月初对华出口施加的限制。随着中美贸易战从报复性关税转向供应链管控,中国已开始向部分企业发放稀土出口许可,并承诺加快审批程序,而美国似乎也正接近恢复对华乙烷出口。
但知情人士称,相关企业仍不太可能贸然将乙烷装船后发往中国。若船只抵达中国,就可能难以阻止它们卸货,企业进而可能面临最高相当于货值两倍的罚款。
目前,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出现拥堵状况,已有船只因此滞留。允许企业装船并开始运输乙烷,可能有助于缓解这种情况。(来源:路透社)
3.美国准备对在华芯片厂采取行动。近日,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副部长Jeffrey Kessler告知三家半导体制造商,美国计划取消这些公司在中国芯片工厂的设备出口豁免。目前,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台积电(TSMC)享有美国的豁免,允许将美国芯片制造设备运往其在中国的工厂,而无需每次都单独申请许可证。
美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芯片制造商仍将能够在中国运营。针对芯片的新执法机制,效仿适用于其他向中国出口的半导体公司的许可要求,并确保美国拥有平等和对等的程序。”这意味着并非新的贸易升级,而是旨加强芯片设备的出口许可制度,是特朗普政府继续阻止关键美国技术流向中国的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可能会在外交和经济上都造成干扰。
最近几周,美国已停止向中国销售更多来自英伟达(Nvidia)和AMD的高端芯片。此举已导致这些美国公司的收入减少了数十亿美元。美国商务部还曾考虑对那些向中国销售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厂商施加更广泛限制,不过知情人士表示,该举措已不在考虑之列。
知情人士称,这些芯片公司已将豁免问题告知有关部门,希望获得帮助以游说反对这一举措。这些举措正好属于特朗普政府希望在未来几周内谈判达成的一系列贸易协议的一部分。(来源:道琼斯公司)
4.欧盟禁止中企获得超500万欧元政府医药设备订单。欧盟6月20日宣布,禁止中国企业获得逾500万欧元的欧洲政府医药设备订单,以反制北京对欧洲企业实施相关市场的限制准入。
这是欧盟与中国陷入的最新一轮贸易争端,涉及的订单涵盖外科口罩和X光机在内等医疗用品和设备,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达60%、约1500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说:“我们实施这些措施,为的是给欧洲企业打造一个公平的营商环境。我们致力与中国就这些议题进行对话。”
欧盟在声明中说,这么做是回应中国长期将欧洲制造的医疗设备排除在中国政府订单之外。布鲁塞尔在声明中说,中国九成以下的医疗设备公共采购订单,对欧洲企业采取排他和歧视性措施。声明指出,除禁止中企获得欧洲政府医疗设备和用品订单外,欧盟也将限制获得订单的中企出货量限于五成。声明称,中国从2015年至2023年向欧洲出售的医疗设备增加超过一倍。
针对欧盟对中企实施的最新限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维护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规则,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欧盟一贯标榜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但事实上一步步走向保护主义,动辄付诸单边经贸工具,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他强调,中方希望欧方恪守市场开放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中国商会6月20日发表声明称,对欧盟单边保护主义做法、公开对中企采取不公平歧视性措施表示坚决反对。声明称,欧盟《国际采购工具》调查结果并不公允,其“大部分中国医疗器械公共采购项目排除或歧视欧盟医疗器械制造商及供应商”结论不符合实际。中国与欧盟长期就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及公共采购问题保持磋商,双方沟通渠道始终畅通。“在此背景下,欧盟仓促付诸单边措施,令业界十分失望。”
声明还称,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并要求增加本地化,是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公然歧视。欧盟中国商会坚决反对欧盟这一扭曲市场公平竞争做法,严正关切对中欧医疗器械贸易及投资关系发展造成的冲击。声明也呼吁欧盟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为在欧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和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5.印度对六种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以保护国内产业。为保护本土制造商免受廉价进口产品的冲击,印度本月对六种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受影响的商品包括丙草胺、乙腈、维生素A棕榈酸酯、不溶性硫磺、装饰纸和叔丁醇钾。
印度中央间接税和海关委员会发布了单独通知,宣布这些关税将适用五年。此举是在商务部下属调查机构贸易救济总局的建议之后采取的。
印度正采取措施提振国内制造业,并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因为该国对华贸易逆差在2024-25财年扩大至992亿美元。上一财年,印度对华出口额萎缩14.5%,至142.5亿美元,而2023-24财年为166.6亿美元。然而,2024-25财年的自华进口额增长了11.52%,至1134.5亿美元,而2023-24财年为1017.3亿美元。(来源:印度电视台)
6.韩国钢企推动反倾销申诉 剑指中国产低价商品。为实现产品价格正常化,韩国钢铁行业正在积极推动一系列反倾销申诉。继厚板和热轧钢板之后,业内还计划陆续对涂层钢板、彩涂钢板以及特殊钢棒等产品申请反倾销调查。
据钢铁行业6月24日消息,东国制钢正在准备针对中国产涂层和彩涂钢板的反倾销申诉。东国制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准备中,计划尽快提出申诉。”世亚特钢也正在准备对中国产特殊钢棒的反倾销申诉。特殊钢棒主要用于汽车、造船、机械等产业的零部件制造。
随着低价中国钢材的不断涌入,韩国钢铁价格下跌,销售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行业期待通过对低价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来恢复价格秩序。
实际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今年2月对中国产厚板作出反倾销初步裁定后,相关产品进口大幅减少。上月中国向韩国出口厚板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7万吨大幅减少62.9%。
此前,现代制铁就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向贸易委员会提出反倾销申诉,初步调查结果预计最早在7月底公布。如果初步裁定倾销属实,热轧钢板的进口也可能像厚板一样减少。今年1至5月,韩国进口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共计143.9万吨。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反倾销税实施后,厚板进口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通过涂漆等手段伪装进口,规避限制。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必须由政府加以管控,钢铁行业才能真正复苏。”(来源:韩国《亚洲日报》)
二、经贸动态
1.美国竞相开发中国稀土材料的替代品。USA Rare Earth公司是美国重振稀土产业的重要代表,其在俄克拉何马州改造一座31万平方英尺的旧印刷厂,计划于2026年初投产,年产600公吨钕磁铁,年底翻倍,并预计未来达到5000公吨年产量,年收入8亿美元。公司已与航空航天、工具制造等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发定制化磁铁。除了USA Rare Earth,MP Materials公司是美国在稀土领域最先进的公司之一,运营着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山,并获得了拜登政府的资助。该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为通用汽车生产磁铁。然而,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面临挑战。这包括寻找熟练工人、获得政府支持以及与中国低成本生产商竞争。稀土磁铁的生产过程复杂且要求高。尽管USA Rare Earth公司拥有稀土矿藏,但其商业化开采的盈利能力仍存疑。许多分析师认为,联邦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可能需要公共补贴来匹配中国对其生产商的支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高级官员在描述特朗普的目标时表示:“鉴于总统对关键矿产开采的紧急关注,本届政府将继续使用我们掌握的一切工具来提高供应链的弹性。”(来源:华盛顿邮报)
2.欧盟准备采取更多关税反制措施以对美施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幕僚长比约恩·塞伯特表示,在7月9日欧美贸易谈判最后期限之前,欧盟内部需协调好立场,做好对美采取更多关税反制措施的准备,以对美形成“切实威胁”。
塞伯特表示,冯德莱恩准备对美采取关税反制升级措施,以争取更好的协议。他希望欧盟成员国支持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一揽子关税的方案,并表示欧盟也在准备针对服务业的措施,包括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以及限制美国企业获得公共采购合同。
冯德莱恩日前曾表示,在谈判中,如果涉及到欧盟及其成员国的主权决策过程,这是美方“不可触碰的”。
德国总理默茨强调,德国政府将支持对美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他说,如果欧美之间没有达成协议,德方将采取多种应对措施,捍卫自身利益。若当前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将不利于任何一方。
目前,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对汽车领域征收25%关税,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威胁称,如果7月9日前美欧贸易谈判没有取得突破,他将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
作为回应,欧盟曾决定对美国总额210亿欧元的进口产品加征至多50%的关税。但为给贸易谈判留出时间,这一报复措施推迟至7月14日生效。
欧盟谈判代表承认,他们将无法让特朗普取消对所有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的决定。他们的目标是减少美国对钢铝和汽车等领域征收的额外关税。
欧盟发言人也表示,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报复措施正在进行内部磋商。如果欧美谈判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欧盟将保留使用反制手段的可能性。(来源:新华网)
3.加拿大或对美国钢铁和铝征收更多关税。路透社近日报道,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如果加拿大不能在30天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加拿大可能会提高对美国产钢铁和铝的反关税。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将钢铁和铝的进口关税从25%提高至50%,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特朗普此举可能会损害加拿大的利益,因为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和铝出口国。卡表示加拿大将于7月21日调整对美国钢铁和铝产品的现有反关税,使其与美加更广泛贸易协定的进展水平保持一致。加方没有立即响应特朗普6月份的关税上调,而是表示希望看到建立新型经济和安全关系的谈判取得进展。3月13日,加拿大对价值126亿加元的钢铁产品和价值30亿加元的铝产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
据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数据,加拿大向美国出口了其钢铁和铝总出口量的90%以上,并消费了美国约20%的钢铁出口量和50%的铝出口量,凸显了两国之间金属贸易的重要性。在卡尼的领导下,加拿大还启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国防、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到增加一倍的住房容量,这些项目均需要大量的钢铁和铝。(来源: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扎夫鲁星期天(6月22日)发声明说,马来西亚贸易官员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进行的关税谈判进展顺利,双方正加紧努力,希望在关税豁免期结束前完成谈判。
扎夫鲁在声明中说,马美两国都希望尽速完成谈判也同意加强合作,争取达成两国主要相关方皆能接受的共识。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宣布,将对各经济体征收对等关税,马来西亚面对24%的税率。不过,特朗普随后宣布90天豁免期,期间征收10%基准关税。马来西亚希望美国将马美重要贸易领域的关税降至10%以下。(来源:联合早报)
中尼贸易概要
公告称,鉴于市场上钴库存依然充足,决定自公告生效日起,钴矿出口禁令延长三个月。该禁令适用于所有来源的钴矿,无论开采方式为工业、半工业、小规模、小矿或手工采矿。在禁令期结束前,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将视市场情况发布新决定,对该措施进行调整、延长或终止。(来源: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免责声明:
以上为国内外媒体摘编,个别报道可能存在倾向性意见,不代表事实及编者观点,仅作工作参考,欢迎转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