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信息周报(2025年第25期)

信息来源:法规处 【2025-07-16】

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25

              天津市商务局法规处(公平贸易处)     2025711    


   

一、贸易救济案件

1.越南对热轧钢卷征收反倾销税

2.巴西对华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特朗普将对铜加征50%关税,药品200%关税,半导体及金属加征关税

2.特朗普:支持金砖国家反美政策,将被额外征收10%关税

3.美国计划对马来西亚和泰国实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以应对中国威胁。

4.法国财政部长宣称:为更广泛地针对中国进口产品,欧盟必须加强贸易壁垒。

三、经贸动态

1.美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美国光伏业遭遇“生存危机”。

2.特朗普“关税墙”在东南亚工厂周边成形。

3.美国25%关税重击日本飞机和工程机械

4.特朗普公开致信14国威胁征税。

5.减少对美依赖,加拿大首度出口LNG,目的地亚洲

6.印度延长焦炭进口限制 影响受到质疑。

7.巴基斯坦下调进口食品、汽车关税。

一、贸易救济案件

   1.越南对热轧钢卷征收反倾销税2025 7 7 日,越南工贸部宣布正式对中国热轧钢卷征收 23.1% 27.83% 的反倾销税,自 2025 7 6 日起生效,有效期 5 年。该案涉及我市东丽区、北辰区、滨海新区的多家贸易企业。

  2.巴西对华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202574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744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1.251.77美元/千克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涉案产品为6570系列汽车轮胎,轮辋尺寸为13英寸和14英寸,轮胎宽度为165毫米、175毫米和185毫米,涉及南共市税号4011.10.00项下的产品。该案涉及我市滨海新区相关企业。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特朗普将对铜加征50%关税,药品200%关税,半导体及金属加征关税特朗普宣布将对铜征收 50% 关税,对包括药品、半导体和金属在内的特定行业征收关税。药品关税将延后一年实施,税率会非常高,比如 200%

    铜产品征收50%关税

    当地时间周二(78日),特朗普表示,针对铜产品的 232 关税调查即将结束,最终将对铜征收 50% 的进口关税。

    美国商务部今年 2 月,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启动对铜产品进口的“232条款”调查,现在调查已经结束。

   “今天我们就要对铜出手,”特朗普说道,随后转向负责232调查的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卢特尼克确认该关税税率将定为 50%。该措施将与当前钢铁与铝材所征收的 50% 关税相匹配。

特朗普未说明铜关税何时正式生效。不过卢特尼克表示,他预计特朗普将很快签署一项公告,在 7 月底之前实施铜关税。

    铜是继钢铁和铝之后第三大消费金属。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智利与中国是全球铜开采与精炼的主要国家,铜关税将直接波及这两个关键出口国。

    药品200%关税,半导体和金属面临关税

    特朗普还威胁“很快”将对进口到美国的药品征收高达 200% 的关税。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他们将征收非常高的关税,比如 200%。”但他表示,这些征税不会立即生效,并表示将“给人们大约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特朗普表示:“我们会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调整。”他显然指的是制药商将生产转移回美国。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内阁会议后向 CNBC 表示,药品关税细节“将于月底公布”。

    卢特尼克说:“对于制药、半导体和金属,这些特定行业的调查将在月底完成,届时总统将制定政策,以决定如何实施。”

这是自今年 4 月,美国商务部启动针对药品的所谓“232条款”调查以来,就药品特定关税发表的最重要言论。来源:贸易夜航公众号

2.特朗普:支持金砖国家反美政策,将被额外征收10%关税7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写道:与金砖国家(BRICS)反美政策保持一致的任何国家,都将被额外征收 10% 的关税。这项政策不会有例外。

    特朗普在帖子中没有详细或进一步说明反美政策的提法。

金砖国家目前有 10 个正式成员国(5 个创始成员国 + 5 个新成员国)、10 个合作伙伴国,总计为 20 个成员。还有 3 个待加入国家。

    5 个创始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

    5 个新成员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伊朗、阿联酋。

    10 个伙伴国: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古巴、马来西亚、尼日利亚、泰国、乌干达、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3 个待加入国家: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尔及利亚。

    金砖扩容至 23 国(含伙伴国),覆盖全球 45% 人口、30% GDP,以集体行动挑战西方主导秩序。

    金砖国家内部贸易额已达 8000-9000 亿美元(占全球贸易超 20%),中国占比 60%。研究显示,金砖国家可在3-4年内通过内部市场扩容和全球南方合作替代美国需求。

    7 6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金砖国家的综合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越西方主导的七国集团(G7)。

    当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普京通过视频连线并发表讲话。他表示:金砖国家成员国不仅面积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人口几乎占全球的一半,经济也占全球的40%他补充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的综合GDP已达77万亿美元(约551.7万亿元人民币),而G7的相应数据为57万亿美元(约408.4万亿元人民币),在这一指标上,金砖国家大幅超过包括G7在内的其他一些集团

    在推进本币结算方面:越南计划与金砖国家协调货币政策;沙特对华石油出口 20% 以人民币结算;印尼与印度达成本币互换协议,减少美元依赖。来源:贸易夜航公众号

3.美国计划对马来西亚和泰国实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以应对中国威胁。据彭博社报道,特朗普政府的官员计划限制英伟达等企业向马来西亚和泰国供应人工智能芯片,宣称这是打击涉嫌向中国走私半导体行为的一部分举措。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的一份草案规定旨在阻止中国(美国已对英伟达的先进人工智能处理器实施了禁售令)通过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的中间商获取这些组件。美商务部计划将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管制措施与正式取消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全球限制措施结合起来。此次出口管制将包括几项措施,其中一项将允许总部位于美国和几十个友好国家的公司在规则发布后的几个月内继续向这两个国家运送人工智能芯片,而无需许可证。这些人士要求匿名,因为他们在讨论的是私下谈话的内容。该规定尚未最终确定,仍有可能发生变化。(来源:合规观澜公众号)

4.法国财政部长宣称:为更广泛地针对中国进口产品,欧盟必须加强贸易壁垒。据彭博社当地时间75日报道,法国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尔(Eric Lombard)当天在普罗旺斯艾克斯举行的一场经济会议上宣称,尽管欧洲已经在钢铁和汽车领域采取行动,但仍然必须修改规则和加强贸易壁垒,以允许更广泛地使用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措施,对抗所谓“可能损害欧洲工业经济的中国进口产品”。“在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工业,”隆巴尔声称:“我们必须在所有工业领域都做到这一点,否则中国在每个领域都拥有超过50%全球市场份额的产能政策将会扼杀我们的工业。”报道认为,隆巴尔的这番言论突显出巴黎方面越来越多的担忧,即美国总统特朗普重塑全球贸易流动的努力可能会在多个方面打击欧洲,而不是仅限于美国可能对欧洲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此前一天,法国工业部长马克·费拉奇(Marc Ferracci)告诉彭博社,他还呼吁欧洲加强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防御。“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原本以美国为目标的中国资金流量正在转向欧洲。”费拉奇声称:“中国在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这对我们的行业来说非常敏感,也非常危险。”(来源:观察者网)

三、经贸动态

  1.美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美国光伏业遭遇“生存危机”地时间71日,凭借着美国副总统万斯手中的关键一票,美国总统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最终在参议院闯关成功。

共和党人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取消了美国前总统拜登2022年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中针对太阳能组件、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的许多丰厚税收抵免。

美参议院新版法案不仅加速了清洁能源补贴的取消,还意外增加了针对风能和光伏的新消费税条款。行业组织预计法案将导致未来10年增加40-70亿美元成本,行业领袖警告该法案构成生存危机,包括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内的多方强烈反对,称法案是疯狂的,是政治自杀

最新版本引入了两项关键变动:对使用了特定进口组件的风能和光伏项目征收新消费税;同时将清洁能源项目获得联邦税收抵补资格的完全投运截止日期大幅提前至2027年底。

据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估计,新的消费税将在未来10年内为美国清洁能源公司增加40亿至70亿美元的成本。Rhodium Group预测这将导致风能和太阳能建设成本上涨10%20%

分析指出,这种成本的显著上升将抑制项目部署,使原本可与天然气在经济上竞争的新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失去优势,同时前所未有的政策不确定性将对可再生能源投资产生寒蝉效应ACP进一步估算,当前提案最终将阻碍300GW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在未来15年内并网,这在需求飙升时期是对电网扩容的戏剧性中断

不过,由于联邦医疗补助支出的进一步削减,清洁能源税收减免的加速淘汰,以及提高州和地方税收减免上限的内容出现变化,大而美法案的一揽子计划仍面临众议院的挑战。(来源PV光圈见闻公众号

    2.特朗普“关税墙”在东南亚工厂周边成形。特朗普的最新贸易政策正在构建一座围绕东南亚制造业中心的“关税墙”,这不仅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还迫使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面临艰难选择。分析人士警告称,这种策略将扰乱区域和全球供应链。在与多个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谈判即将到期之际,特朗普威胁对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商品征收25%40%的关税。这一举措意在促使这些国家在81日的新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尽管关税具体水平尚未明确,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一关税政策的轮廓正在成形,将对区域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无论最终关税水平如何,东南亚作为美国消费品主要制造中心的地位都会因成本上升而受到冲击。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减缓中国制造企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速度,因为高关税降低了企业离开中国的紧迫性。

不过,这些措施未必能实现将制造业拉回美国的目标。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可能面临两种选择: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进口商品,或直接放弃购买。而在很多领域,即使加上关税,美国生产的商品仍难以与进口商品竞争。

此外,这些新关税也将为供应链管理行业创造机遇。为了避免因“转运”行为被征惩罚性关税,进口商需加强商品溯源技术,这将催生围绕验证和追踪的服务行业。

    总体而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加剧了区域贸易的复杂性,还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深远的经济影响。(来源:金融时报)

3.美国25%关税重击日本飞机和工程机械如果美国对日本征收的税率提高到25%,对美出口比例较高的飞机零部件和工程机械将受到巨大打击。日本政府准备继续推进谈判,要求重新调整税率。     

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显示,2024年日本的出口额为107.0879万亿日元。对美国出口额为21.2947万亿日元,占整体的约2成。金额较多的产品不仅仅是征收25%行业关税的汽车相关产品。     

包括飞机零部件在内的出口总额为3079亿日元,其中76.5%出口到美国。IHI公司生产用于美国通用电气(GE)和普惠(P&W)制造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等。各项目根据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和风险。作为承担关税的进口方的美国企业也有可能要求日方承担关税。关于飞机和零部件,特朗普政府还考虑征收行业关税。有可能在对等关税之外的其他框架下产生额外负担。      

日本建筑和矿山机械出口额的对美比例也超过5成。建筑机械制造商小松在北美的销售额占3成。除了将关税负担以“附加费”的形式转嫁到价格之外,还将调整供应链。机床等金属加工机械的对美比率为23.4%。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简称:日工会)的统计显示,在日本厂商的订单总额中,美国订单约占2成。DMG森精机和牧野铣床制作所等大型企业提出将关税成本作为附加费转嫁给客户的方针。     

对日本来说,美国是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因此加征关税将给广泛的行业带来压力。经济同友会的代表干事新浪刚史就新税率表示,“并非可以自行消化的水平”,表达了危机感。(来源:日经中文网)

4.特朗普公开致信14国威胁征税。当地时间7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随后,他又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1日。

3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目前仅与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但协议细节仍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的谈判进展艰难。

当地时间7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将从81日起对来自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25%

波黑、南非:30%

印度尼西亚:32%

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柬埔寨、泰国:36%

老挝、缅甸:40%

特朗普77日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发布他写给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表示新关税将不包括其他行业关税。在这两封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写道:“请理解,25%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消除我们与贵国之间贸易逆差所需的水平。”

特朗普警告称,如果日韩两国以提高关税作为回应,美国也将在25%的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的关税。

特朗普写道:“如你所知,如果日本(韩国)或贵国境内的企业决定在美国境内建造或生产产品,我们将不会征收关税,事实上,我们将尽一切可能快速、专业、常规地予以批准——换句话说,只需几周时间。”

特朗普表示,贸易逆差已对美国经济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必须作出改变。此项关税将独立于各类行业性关税。此外,任何试图通过第三国转运来规避该关税的做法,也将被征以更高的关税。特朗普称,选择在美国境内建厂或生产产品的公司无需缴纳此项关税。若这些国家决定提高对美关税,则美国将在现有税率基础上追加同等幅度关税。

当地时间7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9日推迟到81日。(来源:央视财经)

5.减少对美依赖,加拿大首度出口LNG,目的地亚洲放眼美国以外的贸易市场,加拿大开始向亚洲输送天然气,据美国《纽约时报》77日报道,近日一艘载有加拿大出口液化天然气(LNG)的油轮,从加拿大西部港口启航前往亚洲。这是加拿大首次对外出口LNG,报道称,在加拿大面临美国贸易争端和吞并威胁的当下,这标志着加拿大贸易史上的关键时刻

这批LNG的出口,源于上月终于完成建设的加拿大首个大型LNG出口设施。加拿大政府说,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私营部门投资项目。从港口运营、气田开发到输气管道的建造,总投资额高达480亿加元。

据项目方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公司(LNG Canada)介绍,该设施位于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蒂马特,目前每年能处理1400万吨LNG,第二阶段可扩建至2800万吨。LNG Canada由英国壳牌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韩国天然气公司共同持股。

报道称,这个项目也获得了加拿大政府的大力宣传。加拿大拥有世界所需的一切,加拿大总理卡尼上周在LNG货轮启航仪式上说道,通过将愿景化为行动,加拿大有望成为世界领先的能源超级大国。(来源:观察者网)

6.印度延长焦炭进口限制 影响受到质疑。从印度外贸总局630日的通知中获悉,印度已将低灰分冶金焦(焦炭)的进口限制再延长六个月,直至20251231日。

总进口配额上限仍为142.7万吨,主要出口国(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日本)的进口配额受具体国家的限制。这些限制措施自20251月起实施,旨在支持面临低价进口压力的国内生产商。各国的配额与20251月至6月期间相同,波兰、日本和哥伦比亚的配额最高。

在过去四年里,低灰分焦炭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倍多。在行业提出申请后,印度于今年5月针对来自六个国家的货物发起反倾销调查。虽然此举旨在促进自力更生,但国内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限制措施的效果有限。

1月至5月期间,该国进口约165万吨焦炭,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一位国内生产商透露:尽管有配额限制,但仍有材料以其他HS编码入境,或以高灰分焦炭等不同分类绕过限制。另一位消息人士补充道:这违背了限制的初衷。该行业需要更严格的监控,而不仅仅是上限。印度的焦炭总产能约为700万吨/年,但由于价格竞争和高炉需求有限,产能利用率仍然很低。

JSW Steel和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印度公司等钢铁制造商担心,进口限制措施会限制他们获得运营所需的特定等级焦炭,从而可能影响生产率和扩张时间表。(来源:开阑钢铁资讯

7.巴基斯坦下调进口食品、汽车关税。巴媒报道,巴税务委员会表示,将降低数百种进口商品的监管关税,自202571日(即2025-26财年的第一天)起生效,进口SUV关税降幅最大(44%),零售包装的速溶咖啡、猫狗粮关税削减20%来源: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责声明:

以上为国内外媒体摘编,个别报道可能存在倾向性意见,不代表事实及编者观点,仅作工作参考,欢迎转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