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26期)

信息来源:法规处 【2025-07-25】

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26

              天津市商务局法规处(公平贸易处)     2025718  


   

一、贸易救济案件

1.巴西对华不锈钢热轧板卷发起反倾销调查。

2.美国作出浮法玻璃制品反倾销初裁。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宣布启动新232关税调查!为加征关税铺路

2.美国将对中国起重机和港口设备加征100%关税!合计加征125%关税

3.特朗普政府拟禁止中国实体购买美国农田。

4.欧盟反垄断主管称将加强外国补贴调查。

5.越南出手!“Made in Vietnam”标准即将落地!严查原产地证和转口贸易

三、经贸动态

1.美国港口运营商呼吁推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关税。

2. 英伟达已获美国批准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

3. 特朗普将向较小国家发出关税函,税率略高于10%

4. 美国宣布对巴西启动“301调查”。

5. 美又对墨西哥番茄征税。墨总统:均不接受 谈不拢就采取行动。

6. AMD宣布将重启对华出口AI芯片。

7. 欧盟准备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

8. 巴西成立跨部门委员会酝酿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一、贸易救济案件

    1.巴西对华不锈钢热轧板卷发起反倾销调查。2025630日,巴西外贸秘书处在官方日报发布2025年第50号公告,决定应企业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不锈钢热轧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7月至20246月,损害分析期为20197月至20246月。根据巴西调查机关近日公布的抽样企业名单,该案涉及我市北辰区相关企业。

2.美国作出浮法玻璃制品反倾销初裁。202571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浮法玻璃制品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246.68%(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246.66%)、中国全国统一税率为311.81%(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311.79%);马来西亚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8.55%850.42%(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8.55%846.42%)。该案涉及我市武清区相关企业。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宣布启动新232关税调查!为加征关税铺路当地时间周一(714),美国商务部宣布启动两项 232 关税调查:针对无人机系统(UAS)及其零部件的专项审查,以及对太阳能关键材料多晶硅(Polysilicon)及其衍生品的进口调查。

    第一项调查聚焦于多晶硅及其衍生物,这是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第二项调查则瞄准了无人机系统(UAS)及其相关的零部件。无人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美方认为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乃至军事行动的效能。

两项调查都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生产国,2024年产量占全球比重超 85%。美国曾于2012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此次重启调查或旨在进一步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近期,美国频频对中国无人机下手,限制中国无人机。此次调查范围涵盖消费级与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如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通信模块等)。数据显示,中国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超 70% 份额,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注册的民用无人机中,中国品牌占比近 80%。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正在从产业链上游的基础材料和下游的高科技应用两个维度,全面审视其关键供应链的安全性与韧性。

    此次调查于71日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启动,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一次行使这一权力,对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业进行审查并征收特定行业关税。根据该法律,美国商务部长预计将在 270 天内公布调查结果。如果调查得出结论,受审查商品的进口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特朗普可以对这些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特朗普已经根据第232条款宣布对包括钢铁、铝、铜和药品在内的其他进口产品进行调查,其中,已经宣布对钢铁、铝和铜加征 50% 关税,对药品计划加征 200% 关税。值得注意的是,232 关税与对等关税并不叠加,被征收 232 关税的产品将豁免对等关税。(来源:贸易夜航)

    2.美国将对中国起重机和港口设备加征100%关税!合计加征125%关税据《华尔街日报》网站710日报道,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中国制造的岸桥起重机(STS Cranes)和其他港口装卸设备(如集装箱、底盘车及相关零件等)加征高达 100% 的关税。100% 的关税将叠加在拜登政府时期对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征收的 25% 关税之上,合计加征关税 125%

    根据贸易夜航了解,这项加征关税应该是独立关税,不会跟10%对等关税和20%芬太尼关税叠加。

    7 9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USTR)、美国商务部长、美国交通部长以及其他多位内阁官员,被要求就特朗普今年 4 月颁布的恢复美国海上主导地位行政命令的执行提交建议。这些报告最终将被制定成一份海事行动计划,并于 11 5 日提交给特朗普。中国企业在美国港口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市场中占据了近 80% 的份额,全球超过 70% 的岸桥由中国生产。据航运业人士表示,一台中国产岸桥的平均成本约为 1,500 万美元,比价格最低的竞争对手还要便宜数百万美元。美国国内没有替代品,而且如果美国港口转向中国以外的制造商,海外规模较小的制造商将无法满足需求。

    目前,美国的港口运营商正在请求特朗普政府,对 2024 年底前订购的岸桥给予关税豁免。他们还请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对新岸桥订单征收关税的措施推迟 3 年,以便为美国发展岸桥制造业或盟国制造商扩大生产留出时间。美国正在发起全球行动,以对抗中国在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据行业消息,美国正在要求盟友加入这一行动。

   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一项 300 亿美元的计划,以重振美国的造船业,并与中国不断扩大的船队展开竞争。根据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数据,中国造船业年产能约 2325 万吨,而美国不足 10 万吨,按吨位计算,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 232 倍。美国海军研究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的近 50%,韩国和日本分别占据近 30% 17%,而美国的产能仅占到 0.13%。美国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是“Kaimana Hila”号。该船于 2019 年在费城完工,可运输 3220 20 英尺长的集装箱。然而,目前海上最大的集装箱船是由上海的扬子江船业建造的,其运载能力为 24346 个集装箱。它们简直不在一个级别上。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美国在建的远洋船舶只有 5 艘,而中国正在建造 1794 艘船。

    这种对比凸显了特朗普政府计划打击中国在海运业主导地位背后的逻辑。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自 2024 4 月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启动301调查,2025 1 月发布报告认定中国行为不合理并限制美国贸易,2025 2 月提出行动建议,2025 4 17 日宣布了一系列拟议的措施。对中国籍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中国建造船舶的经营人、外国建造汽车运输船征收基于吨位/容量的递增费用。

具体措施:

   对中国运营商和船东收费:基于船舶净吨位分阶段收费,初始费率为02025417日至1014日),随后逐步提高(20251014日起每净吨50美元,之后每年递增,至140美元/净吨)。

适用范围:由中国实体运营或拥有的船舶(包括香港、澳门注册的实体)。收费按航次计算,每船每年最多收取5次。

   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收费:非歧视性收费,按净吨位或集装箱数量中的较高者计算。初始费率为0(前180天),后续分阶段递增。

豁免范围包括:美国海事安全计划(MSP)船舶、空载或压载船舶、小型船舶、短途海运船舶、美国公司拥有的船舶等。

   对外国建造的车辆运输船收费:车辆等效单位(CEU容量收费(拟议修改为净吨位),初始费率为020251014日起每CEU 150美元。若订购美国建造的同容量船舶,可暂停收费最多3年。拟议新增定向豁免: 适用于参与海事安全计划(MSP)的美国拥有或挂美国旗的船舶。(来源:贸易夜航)

   3.特朗普政府拟禁止中国实体购买美国农田。特朗普政府计划禁止中国实体购买美国农田,尤其是军事基地附近的土地,理由是担忧此类交易威胁国家安全。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宣布启动“国家农场安全行动计划”,称将联合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迅速禁止中国等外国对手购买美国农田”。她强调,农业不仅关乎民生,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需防范外国对手通过收购土地、窃取研究等方式制造系统性风险。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赛思指出,外国资本持有战略基地附近土地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举回应了美国会及地方对中国近年收购农田的担忧。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称,中国收购农田是“经济行为与国家安全双重威胁”,尤其需警惕军事基地周边的交易。罗林斯表示,政府将全力追回已被中资等对手收购的土地。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中资目前持有约27.7万英亩美国农田(占外资持有总量的1%),集中在得州、北卡罗来纳等州。(来源:金融时报)

   4.欧盟反垄断主管称将加强外国补贴调查。欧盟反垄断主管表示,欧盟将加强对外国公司在欧盟投资的补贴调查,以打击其认为的不公平竞争。尽管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2023年生效的欧盟《外国补贴条例》(FSR)已被用于调查多家中国公司,因为人们日益担忧全球最大制造商的产能过剩正在危及欧洲产业。欧盟反垄断负责人特蕾莎·里韦拉表示,未来类似调查将会增加,特别是对化工、制药、汽车和电池等领域的投资兴趣较大的行业。FSR允许布鲁塞尔阻止受外国政府补贴的公司参与公共采购、并购,甚至在单一市场销售商品和服务。近期,欧盟已对多家中国企业展开调查,包括电动车制造商、国有列车制造公司以及太阳能板企业等。此外,还对中国安检设备和风力涡轮机销售进行了“自发性”调查。里韦拉此次访华旨在与中国副总理丁薛祥共同主持第六次欧中高级别环境与气候对话,并讨论绿色转型和欧中合作。她的访问正值欧中建交50周年之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于7月下旬举行峰会,此次峰会是在贸易紧张和欧盟对中国持续支持俄罗斯的不满背景下进行的。里韦拉表示,FSR的目的是确保在欧盟投资的公司能增加价值、培养人才和促进创新,而非仅仅将产品推向市场。欧盟也已开始在其立法中增加“购买欧洲”条款,以提振欧盟市场。(来源:金融时报)

5.越南出手!“Made in Vietnam”标准即将落地!严查原产地证和转口贸易越南工贸部近日在河内召开紧急研讨会,宣布将加快制定针对国内市场的越南制造认证标准。这一举措旨在填补现行法规空白,规范国内商品的原产地标识,打击外国商品冒充本土产品的乱象。

越南工贸部外贸局局长阮英山表示,当前越南法律仅对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规则作出规定,而国内市场流通的越南制造标签却缺乏统一标准,这一法律漏洞已造成诸多市场乱象。

    据了解,越南工贸部此次行动源于国内市场上日益严重的伪本土制造问题。许多外国企业通过在越南进行简单组装或贴牌,就将商品标注为越南制造,利用消费者的爱国情怀获取不当利益。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对真正在越南投资建厂的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2023年越南纺织协会(VITAS)就曾举报多起中国服装经越南转口至欧美的案例,凸显了原产地监管的重要性。

    研讨会上,来自越南各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的代表一致认为,新标准必须兼顾清晰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能够准确界定越南制造的实质内涵,又要避免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合规成本。外贸局官员透露,新规可能会参考出口商品的原产地标准,要求产品在越南实现的增值率达到一定比例,但具体标准仍在研讨中。

    这一政策动向对中国企业影响深远。首先,在越南设厂的中资企业需要重新评估生产流程,确保符合即将出台的本地化比例要求。其次,通过越南转口至第三国的商品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原产地核查。但另一方面,符合新规的中国原材料供应商可能获得更多订单,因为越南厂商需要采购更多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来满足国产认证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在2024年上半年已达600亿美元,其中约30%的商品标注越南制造。业内预计,新规将率先在电子产品、纺织品、食品饮料等重点领域实施,过渡期可能在612个月之间。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一政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专家建议在越中企应提前审查产品原材料采购及加工环节,预留合规调整空间。同时要特别警惕洗产地风险,避免因违规被列入贸易黑名单。从长远来看,越南强化越南制造认证标准的举措,反映了东南亚国家加强产业链自主性的普遍趋势,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这一变化,才能在越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查转口贸易和原产地证

   越南工商部 7 3 日发布的文件,越南当局被要求加强对出口至美国的货物检查,近期检查重点包括伪造越南原产地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受欧盟和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中国产品

   上周三(72日),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分级关税协议,从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 20% 的关税,而任何被视为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将被征收 40% 的关税。这将对采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零部件的越南出口产品造成冲击。

   尽管特朗普分享了该协议的大致轮廓,但白宫尚未公布协议的细节,可能正在制定中。因此尚不清楚美国是如何定义非法转运,以及多大比例的原材料或附加值才算正常转口贸易。

   越南原产地规则要求产品必须满足 30% 以上的本地附加值或符合特定加工标准才能标注越南制造”‌

    2025年,越南计划通过梯度税率管理,严格区分不同本地化比例产品的关税优惠,抑制低附加值进口组装模式。(来源:贸易夜航)‌‌

三、 经贸动态

1.美国港口运营商呼吁推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关税。美国港口运营商近日发出警告,若特朗普政府执意对港口设备加征新关税,关键升级项目的成本将激增数千万美元。美国政府拟对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和货物装卸设备征收最高100%的关税,这是遏制中国在海运行业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航运业人士指出,这将叠加拜登政府时期实施的25%对华起重机关税,以及特朗普贸易团队正在考虑的其他对华关税。港口运营商和私营码头企业表示,新关税将惩罚那些在关税政策酝酿前就已下单的货运枢纽,且未考虑中国以外地区起重机产能不足的现实。目前中国振华重工占据美国港口岸桥近80%市场份额,远超芬兰科尼和德国利勃海尔等竞争对手。美国全国waterfront雇主协会主席卡尔·本策尔透露,已多次赴白宫游说,希望政府给予港口更长的过渡期寻找替代供应商。他引述政府官员表态称“将设置足够高的惩罚性关税阻止中国设备采购”,但强调行业需要缓冲时间。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球70%以上的岸桥起重机。美政府担忧中国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构成经济与国家安全威胁,并指控部分中国起重机可能搭载间谍设备。中国起重机因价格优势和充足产能广受欢迎。业界指出,美国本土完全缺乏替代产能,而其他海外厂商也难以满足需求。(来源:华尔街日报)

     2. 英伟达已获美国批准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英伟达已经获得美国批准,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15日上午,央广财经记者从英伟达方面确认这一消息。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至关重要。“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我们的出口许可,我们可以开始发货了,所以我们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我非常期待能很快发货H20,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这真是个非常、非常好的消息。”715日,黄仁勋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采访时也宣布这一重要进展。据央广财经记者了解,在本次中国行期间,黄仁勋与政府和业界官员会面,探讨AI将如何提高生产力和扩大机遇。黄仁勋还向客户分享了最新消息,英伟达正在提交重新销售英伟达H20 GPU的申请。美国政府已向英伟达保证将授予许可证,英伟达希望尽快启动交付。黄仁勋宣布推出一款全新且完全兼容的英伟达RTXPRO GPU,该产品“是为智能工厂和物流打造数字孪生AI的理想选择"。黄仁勋在访问期间指出,世界已经到达一个拐点——AI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就像能源、水和互联网一样。黄仁勋强调,英伟达致力于支持开源研究、基础模型和应用开发,从而实现AI的普及。“通用、开源的研究和基础模型是 AI创新的支柱,”黄仁勋在华盛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相信,每种民用模型都能够在美国的技术堆栈上实现理想运行,这将帮助世界各国选择我们的解决方案。”(来源:央广网)

3. 特朗普将向较小国家发出关税函,税率略高于10%特朗普周二(715日)表示,将很快发出通知较小国家美国最新关税税率的信函,特朗普补充说,他可能会对这些较小国家征收“略高于  10%”的关税。特朗普说:“我们很快就会发布一封关税信函,讨论许多贸易规模比较小的国家。我们可能会为这些所有小国家设定一个关税税率……大概略高于 10%。”上周,特朗普先后向 25 个国家/地区发出了关税信函,宣布对这些国家加征新关税。这些信函中的所有关税均于 8 1 日生效。特朗普此前在 4 2 日宣布对 185 个国家/地区加征“对等关税”,但当时没有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上周宣布的新关税包括了加拿大和墨西哥。此外,特朗普宣布即将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按此计算,剩余的较小国家/地区大约还有 161 个。(来源:新华网)

   4.美国宣布对巴西启动“301调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15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宣布对巴西发起“301调查”。声明称,将对巴西政府在数字贸易和电子支付服务、不公平的优惠关税、知识产权保护、乙醇市场准入和砍伐森林等方面的政策和做法进行调查,以确定其中是否包含影响美国贸易的行为。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声明中说,在与其他政府机构、顾问和国会协商后,他认为巴西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值得进行彻底调查,并可能采取相应反制行动。巴西目前尚未就此作出回应。法新社报道,美方最新行动标志着美国与巴西两国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公布致巴西总统卢拉的信函,称将自81日起对从巴西进口的商品征收50%的关税。巴西政府及卢拉均强硬发声,表示将“对等回应”美国。卢拉批评特朗普信中对美国与巴西贸易关系“非常不公平”的指责失实,指出美国长期对巴西保持贸易顺差,“要征税也该是我们对美国征税”。(来源:新华网)

    5.美又对墨西哥番茄征税。墨总统:均不接受 谈不拢就采取行动。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当地时间15日表示,墨西哥不接受美国单方面向墨西哥番茄实施的所谓“反倾销税”。她还表示,如果无法与美国在81日前就关税达成协议,墨西哥也会就此采取相应行动。辛鲍姆表示,墨西哥不会接受美国针对墨西哥番茄的所谓“反倾销税”。墨西哥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保障番茄出口。她表示,墨西哥政府将在下周与该国番茄生产商就美国这一政策宣布应对措施。辛鲍姆还表示,如果未能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81日最后期限前与华盛顿就新关税达成协议,墨西哥也将采取针对行动。(来源:央视新闻)

   6.AMD宣布将重启对华出口AI芯片。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16日报道,美国芯片公司超微半导体(AMD)称,在美国宣布将批准销售后,该公司计划重启向中国出口其MI308芯片。此前,美国对英伟达一款芯片作出了类似决定。据报道,AMD发言人715日说,美国商务部告知该公司,MI308产品的许可申请将进入审查程序。MI308芯片是AMD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报道称,允许这些产品重返中国,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是一个逆转。此前数周,特朗普政府一直坚称,限制对华芯片销售的政策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不过,两国关系已缓和数周,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访华前与特朗普会面。(来源:财联社)

   7.欧盟准备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14日表示,如果美欧贸易谈判失败,欧盟准备对价值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反制关税。就在欧盟与美国努力达成贸易协议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宣布,自81日起将对欧盟的进口商品征收30%的关税。欧盟成员国部长于14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回应特朗普最新表态,并准备反制措施。主持会议的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成员国认为美国的关税威胁“绝对不可接受”。他强调:“我们希望达成一项公平的协议。但如果我们遭遇不公平的关税,我们就应做好反制准备。”作为欧盟贸易谈判团队负责人,谢夫乔维奇警告,美国宣布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将严重影响跨大西洋贸易和供应链,“像过去那样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继续进行贸易几乎不可能”。此外,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应对与美国关税争端的策略之一,是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展开合作,并将其贸易关系多元化。拉斯穆森也提到,与南美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以及与印度尼西亚的谈判,是欧盟在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尽管对美方决定表示失望,欧盟仍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谢夫乔维奇将在14日晚些时候继续与美方展开新一轮磋商。(来源:新华网)

    8.巴西成立跨部门委员会酝酿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巴西总统卢拉14日晚宣布成立一个负责经贸谈判与对策的跨部门委员会,研究如何依据经济对等法案具体施策,以回应美方关税、保护巴西经济。根据巴西总统府网站发布的公告,这一委员会首要任务是听取企业意见,评估美方宣布将自81日起对巴西商品征收50%关税带来的影响。委员会由巴西副总统兼发展、工业与贸易部长阿尔克明担任主席,成员包括总统府首席部长鲁伊·科斯塔、外交部长毛罗·维埃拉和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并将根据不同会议主题邀请政府其他部长参会。委员会定于15日分别与巴西工业界和农业界的代表举行会议。根据巴西国会今年4月通过的经济对等法案,在其他国家或经济体的单方面行动对巴西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巴西外贸委员会可通过对出口到巴西的产品征税、暂停商业特许权、投资许可和知识产权义务等“限制商品和服务进口的形式采取反制措施”。(来源:新华网)

责声明:

以上为国内外媒体摘编,个别报道可能存在倾向性意见,不代表事实及编者观点,仅作工作参考,欢迎转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