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31期)

信息来源:天津市商务局法规处(公平贸易处) 【2025-08-22】

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31

              天津市商务局法规处(公平贸易处)     2025822    


   

一、贸易限制措施

1. 美国会法案:对中国非战略商品征收35%关税,战略商品100%,关税按“美国价值”计算。

2.美国扩大232条款钢铝征收50%关税产品范围。

3.美国在AI芯片运输中嵌入追踪器以监控对华非法转运。

4.美国将中国的钢铁、铜、锂、烧碱和红枣列为高度优先执法商品

5.白宫贸易顾问称可能根据232调查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

6.越南对中国普碳及合金钢镀层板卷征收最高37.13%的反倾销税

二、经贸动态

1.美欧发表联合声明 就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一致

2.特朗普:暂不针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关税

3.造船业落后于中国,美议员拉日韩合作

4.特朗普重申:美国将不再批准光伏或风电项目。

5.特朗普政府考虑收购英特尔10%股份

6.受美关税影响,德国汉堡港对美集装箱吞吐量下降近20%

一、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会法案:对中国非战略商品征收35%关税,战略商品100%,关税按“美国价值”计算。812日,美国国会两党议员联合推出了一项名为《安全贸易法案》(Secure Trade Act)的法案草案(Bill),旨在修改美国的贸易法律,核心目标是大幅提高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该法案的核心是对几乎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对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之外,额外征收 10% 的从价税(ad valorem)。

对中国关税特别条款如下:

法案要求总统修改美国协调关税表(HTS),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品”设立独立的税率栏。

    对于非战略性商品:如果现行关税低于 35%,则一律提高到 35%,非战略性商品最低关税不能低于 35%

    对于战略性商品:关税直接提高到 100%。这些商品包括括喷气发动机部件、农业与军事用途的微型无人机、用于保存敏感药物的冷冻干燥机、关键供应链产品(行政命令14017确定的关键供应链清单)、受301条款或232条款调查的产品,以及美商务部认定的军民两用物品。

    法案设定了关税增加的阶段性实施计划,在 5 年内逐步实施:180天后 10% 的关税增幅,第二年实施 25%,第四年实施 50%,第五年实施 100%

    对于只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设立关税配额。在法案生效后头 3 年,仍按旧税率征税;3 年后,才开始分阶段提高关税。超过配额将被征收100%的关税。

    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将不再按传统的成交价格来计算关税,而是改为按 “美国价值”(United States value) 估价,即该商品或类似商品在美国主要市场上自由销售的价格,进口商必须申报“美国价值”,这将显著提高商品的应税价值。

    总统有权将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比法案规定更高的水平,以打击不公平贸易或减少对中国依赖。但总统降低关税必须事先与国会相关委员会磋商。

    法案还提到要根据通货膨胀调整某些关税,以确保其实际税率不被通胀稀释。

2.美国扩大232条款钢铝征收50%关税产品范围。近期,美国商务部发布一份公报:宣布新增407项进口钢铁和铝衍生产品纳入加征50%232条款关税范围。生效时间自美国东部时间2025818日凌晨12:01分起,对进入消费或从仓库提取消费的清单内产品有效。该公告未豁免在途货物,已经在途或生效日之后发运至美国的清单内货物将按钢铁或铝的含量的成分货值从价征收50%关税,产品中非钢铁或铝成分的货值继续按原有关税加征,包括对等关税、301关税、芬太尼关税等。(来源:中国贸易报)

3.美国在AI芯片运输中嵌入追踪器以监控对华非法转运。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执法部门已开始在重点监控的高端AI芯片运输中秘密植入定位追踪装置,以防范这些受出口管制的产品非法流入中国。这一未公开的执法手段仅针对特定可疑货件,旨在收集违反出口管制行为的证据。此举凸显美国在加强对华芯片封锁方面的极端措施——尽管特朗普政府近期试图放宽部分对华半导体限制。追踪器作为传统执法工具,此前多用于飞机零件等受控物资,近年被扩展至半导体领域。供应链人士透露,戴尔、超微等厂商的服务器货件(内含英伟达、AMD芯片)包装中已被植入此类设备,部分追踪器甚至藏匿于服务器内部,尺寸接近智能手机。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主导此项行动,国土安全调查局和联邦调查局可能参与配合。(来源:路透社)

    4.美国将中国的钢铁、铜、锂、烧碱和红枣列为高度优先执法商品当地时间 2025 8 19 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根据所谓的 UFLPA 制裁清单将中国的钢铁、铜、锂、烧碱和红枣新增列为高度优先执法商品。

    此前,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已将中国的服装、光伏、农业、能源矿产等行业纳入执法行列,例如,铝、聚氯乙烯 (PVC) 、海鲜、服装、棉花及棉制品、硅基产品(包括多晶硅),以及西红柿及其制品列为高度有限执法商品。

    截至 2025 8 1 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局(CBP)已停止了 16,700 多批货物,价值近 37 亿美元,以便根据 UFLPA 进行进一步检查。其中,价值近 9 亿美元的 10,000 多批货物被拒绝入境。

    美国国土安全部 UFLPA 实体清单是美国政府以所谓强迫劳动为由,针对与中国相关的企业或机构设立的制裁清单。

    该清单于 2021 12 月由拜登签署生效,旨在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被列入清单的企业或机构生产的商品将面临美国海关的严格监管,可能被扣留,甚至被禁止进口。

    截至 2025 8 月,UFLPA 清单已包含 144 家中国企业。来源:贸易夜航公众号

   5.白宫贸易顾问称可能根据232调查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根据“232条款贸易调查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因为美国在该领域对外国生产商的依赖显然使我们面临国家安全危机。在接受CNBC 电视采访时,纳瓦罗没有提供任何有关232调查时间的细节。他表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旨在巩固供应链的行政命令将通过长期战略合同为美国国内药品成分生产商提供价格底线,以确保充足的需求。同时,他还补充道,关税将遏制印度和中国药品前体的倾销。(来源:路透社

   6.越南对中国普碳及合金钢镀层板卷征收最高37.13%的反倾销税814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2310/QD-BCT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普碳及合金钢镀层板卷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正式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自2025814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其中,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率为0-37.13%,对韩国征收反倾销税率为0-15.67%来源:贸易夜航公众号

二、 经贸动态

   1.美欧发表联合声明 就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一致当地时间 8 21 日,美国白宫发表与欧盟的联合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已就一项贸易协定的框架达成一致。欧盟方面随后也发表了联合声明。

根据白宫公布的声明,美国与欧盟的这项贸易协议的框架内容要点有 19 项,涵盖农产品、汽车、飞机等工业品、芯片半导体、能源、欧盟对美投资、放宽环境保护法规限制、网络安全协议、数字贸易壁垒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欧盟将取消对美国所有工业品关税并对美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

    白宫的声明中明确显示,欧盟将取消对美国所有工业产品的关税,并对包括坚果、乳制品、新鲜及加工果蔬产品、加工食品、种子、大豆油及肉类产品等在内的美国水产品及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此外,欧盟将立即采取措施,延长 2020 8 21 日宣布的《美欧关税协议联合声明》中关于龙虾的条款(该条款原定于 2025 7 31 日到期),并扩大产品范围以涵盖加工龙虾。

    美对欧盟多数商品征收关税税率最高 15%,涵盖汽车、药品、半导体芯片和木材

    此外,声明还明确,美国承诺对欧盟原产商品适用以下两者中较高的关税率:美国最惠国(MFN)关税税率或由 MFN 关税与互惠关税组成的 15% 关税率。此外,自 2025 9 1 日起,美国承诺仅对欧盟的以下产品适用 MFN 关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包括软木)、所有飞机及飞机零部件、通用药品及其原料和化学前体。美国和欧盟同意考虑其他对各自经济和价值链重要的部门和产品,将其纳入仅适用 MFN 关税的产品清单。

    此外,细则还规定,美国对大多数欧盟商品征收关税税率将不超过 15%,涵盖汽车、药品、半导体芯片和木材。

    欧盟承购美能源产品、人工智能芯片及国防装备

    声明还明确,欧盟采购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石油与核能产品,预计 2028 年承购额将达到 7500 亿美元。此外,欧盟承诺采购至少价值 400 亿美元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用于欧洲数据中心的建设。声明预计,在 2028 年前,欧洲企业将在美国战略性领域额外投资 6000 亿美元。此外,欧盟还计划大幅增加从美国采购军事和国防装备。

    欧盟:将与美国继续商定进一步的关税削减

    总台记者自欧盟方面获悉,联合声明是在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密集谈判之后达成的。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将继续与美国合作,商定进一步的关税削减,确定更多合作领域。

   接下来,欧盟委员会将在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支持下,按照相关内部程序,着手落实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欧盟还将根据商定的框架和适用程序,与美国就一项公平、平衡和互利的贸易协定进行谈判。(来源:央视新闻)

  2.特朗普:暂不针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关税据环球时报,最近,美国以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宣布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关税。美方还威胁或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次级关税。

    据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后表示,暂无针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的计划。在阿拉斯加结束与普京的会晤后,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鉴于这次会晤的情况,自己暂时不会考虑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加征关税。

特朗普还称:我可能不得不在两三周后考虑这个问题,但现在我们不必考虑这个问题。(来源:财联社)

   3.造船业落后于中国,美议员拉日韩合作韩联社18日引述韩国总统室发言人的消息称,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天在首尔会见到访的美国参议员安迪·金和塔米·达克沃思,双方讨论了造船合作等事宜。据美联社报道,这两名议员自上周日起对韩国和日本进行访问,探讨美国如何借助这两个盟友的造船技术和能力来提升自身实力,以抗衡中国。韩美领导人会谈即将于825日举行。据韩联社报道,李在明18日会见两名美国参议员时表示,希望两国借领导人会谈之机在造船等各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美议员表示,韩国是引领尖端技术创新的世界经济强国,美方对与韩国的合作充满期待。据美联社报道,两位美国参议员在访问首尔后还将前往日本,与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造船国的头部造船企业负责人见面,讨论成立合资企业的可能性,以便为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建造和维修非战斗舰艇,并为美国造船厂引入投资。我们现在的(造船)产能已经比2003年还低。达克沃思表示,我们必须重建产能。与此同时,现有的产能正逐渐老化、出现故障,维修起来耗时更长、成本也更高。韩美两国在造船合作方面已取得进展。美联社说,今年3月,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在韩国完成美国海军一艘4.1万吨级后勤补给舰的维修工作,这是该公司自20247月与美国海军达成维修协议后的首个项目。此外,韩华公司去年还收购了主要建造大型商船的费城造船厂。韩国《朝鲜日报》17日引述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称,美国和日韩在造船领域有4种合作路径,包括日韩为美国承担船舶维护、修理和大修(MRO)业务,收购美国造船厂,联合生产军舰,以及美国购买盟国造船厂建造的军舰。CSIS称,美国必须在依赖盟友力量与增强自身造船能力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不过,美国复兴造船梦面临重重挑战。《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在美国造船需要的时间远超亚洲,成本更是后者的近5倍。此外,即使韩华集团成功地将制造技术转移到美国,熟练工人的短缺仍是巨大挑战。美联社称,美国对造船的紧迫性源于华盛顿在海军舰艇建造方面严重落后中国的现实,这一情况引发政策制定者警惕。为应对所谓中国造船业威胁,美国此前采取对中国制造船只征收港口费等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为助力全球贸易发展、全球供应链稳定安全运转作出了重要贡献。(来源:环球时报)

4.特朗普重申:美国将不再批准光伏或风电项目。当地时间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的政府将不会批准光伏或风力发电项目,即便在那些电力供应不足的地区。特朗普当天在Truth Social平台发文称:我们不会再批准破坏农田的风电或光伏项目。美国的愚蠢时代已经结束!他此前也数次表态,任期内不会批准风电或光伏项目。此番表态之前,联邦政府已于上月收紧可再生能源的联邦许可流程。目前,所有审批权被收归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办公室。可再生能源企业担心,原本按部就班即可获批的项目,如今可能将无法获得许可。特朗普周三的言论,预计会进一步加剧这些担忧。特朗普将美国电价上涨归咎于可再生能源。他指出,随着燃煤电厂等传统机组不断退役,而数据中心及其他行业的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美国最大电网运营商PJM Interconnection出现供需紧张,推动电价上涨。在上月举行的一次容量拍卖中,PJM新发电力容量的价格同比上涨了22%PJM电网覆盖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13个州,PJM通过年度容量拍卖设定电价,电力供应商通过竞标来满足该地区预期需求。但根据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数据,能够最快缓解供需缺口的,恰恰是光伏与电池储能项目,这两类项目几乎占据了电网排队并网项目的绝大多数。自上任以来,特朗普持续对可再生能源发起攻势。他主推的大而美法案取消了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包括提前终止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取消购买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等。这些抵免政策在过去几年对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特朗普政府对钢铁和铜征收的关税,也推高了风电与光伏项目的成本。可再生能源企业对此颇有怨言。美国农业部周二也宣布,将终止对农地光伏项目的支持。本月初,内华达州长Joe Lombardo致信内政部长伯格姆抱怨称,当地的光伏项目已被行政令冻结,表示这些项目原本可以支撑不断扩张的经济与电网稳定。(来源:财联社)

    5.特朗普政府考虑收购英特尔10%股份据美国媒体18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收购英特尔公司10%的股份。如果此举成行,美国政府将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纽约时报》和彭博社相关报道称,据白宫官员和知情人士透露,政府考虑将英特尔获批的《芯片与科学法》约109亿美元联邦补贴转换为英特尔股权,以支持美国半导体制造业并重振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市值目前约为1036亿美元。报道称,这一想法是否在政府内部获得广泛支持、具体的持股规模以及政府是否决定推进该计划仍存疑问,也尚不清楚政府是否会向其他获得《芯片与科学法》补贴的企业寻求类似安排。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拒绝就相关细节发表评论,负责监管《芯片与科学法》的美国商务部拒绝置评,英特尔也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谈判成功,这笔交易将需要得到英特尔董事会批准。该交易还可能面临英特尔股东或同业者对其合法性的质疑。(来源:新华网)

6.受美关税影响,德国汉堡港对美集装箱吞吐量下降近20%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818日数据,2025年上半年,汉堡港海运货物吞吐量增长3.6%,集装箱吞吐量增长9.3%,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受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影响,汉堡港对美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9.3%。汉堡港市场营销协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阿克塞尔·马特恩指出,这凸显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海运及欧美贸易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反,汉堡港与亚洲、波罗的海地区物流合作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主要来自东亚和波罗的海航线。数据变化体现美国关税政策对欧美贸易的冲击,及欧洲与东亚地区贸易升温,汉堡港预计未来跨大西洋贸易仍将受此拖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声明:以上为国内外媒体摘编,个别报道可能存在倾向性意见,不代表事实及者观点,仅作工作参考,欢迎转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