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信息周报
(2025年第32期)
天津市商务局法规处(公平贸易处) 2025年8月29日
目 录
一、贸易救济案件
巴西对华PVC-S树脂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商务部对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启动232条款调查。
2.特朗普要对进口家具下手?是否征税、税率多少,50天内见分晓。
3.墨西哥或将提高对华商品的关税!涉及大量行业商品。
4.中国出口猛增,日本钢铁业呼吁采取反规避措施。
三、经贸动态
1.美国大豆协会致函特朗普,呼吁尽快达成对华采购协议。
2.美国能源部宣布计划出资近10亿美元,以加速发展国内关键矿物和材料产业。
3.8月27日,美国对印度的加征关税将翻倍!
4. 美国政府,已收购英特尔10%股份。
5. 美关税新规带来不确定性,25国宣布暂停对美寄送包裹。
6.加拿大宣布取消部分对美报复性关税。
7.德国工业遭美国关税冲击,汽车业裁员逾5万。
8.印度贸易救济总局建议对进口扁平材征收三年保障性关税,行业团体意见分歧。
一、贸易救济案件
巴西对华PVC-S树脂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25年8月14日,巴西外贸秘书处在官方日报发布2025年第63号公告,决定应巴西企业Braskem S.A. 和 Unipar Indupa S.A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PVC-S树脂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3904101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12月,损害分析期为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
二、贸易限制措施
1.美国商务部对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启动232条款调查。8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已对进口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启动国家安全调查,此举进一步增加了一系列可能导致新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调查。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正在就这项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启动的调查征求公众意见。通知称,这项此前未宣布的调查于8月13日开始。特朗普政府已利用232条款对汽车、钢铁和铝等商品征收关税。针对药品、木材、无人机和其他商品进口的232条款调查仍在进行中。通知称,新调查的目的是“确定进口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为此,BIS希望就一系列问题征求意见,包括“美国对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的当前和预测需求”;“美国国内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的生产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以及“外国供应链,特别是主要出口商的供应链,在满足美国对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的需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根据研究和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 2月份的分析,美国风电行业“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叶片、传动系统和电气系统等零部件”。该公司表示,2023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亿美元的“风电相关设备”产品,其中41%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通知称,BIS还将考虑以下方面的意见:“提高国内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产能以减少进口依赖的可行性”;“现行贸易政策对国内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生产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要采取关税或配额等额外措施来保护国家安全”;“外国控制或利用风力涡轮机供应链的可能性”;“外国人将外国制造的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的能力或属性武器化的能力”以及任何其他相关因素。(来源:美国商务部)
2.特朗普要对进口家具下手?是否征税、税率多少,50天内见分晓。当地时间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正在对“进入美国的家具”进行“重大关税调查”,为针对特定行业的征税奠定基础。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该调查将在未来50天内完成,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入美国的家具将被征收关税,税率尚未确定。”他声称此举将重振美国国内家具制造商。纽约盘后交易中,家具零售商股价暴跌。其中,Wayfair股价一度下跌10%,RH股价一度下跌9.9%,Arhaus股价一度下跌7.7%,Williams-Sonoma股价一度下跌6.7%。主要在北美生产家具的La-Z-Boy股价则在收盘后上涨3.7%。特朗普并未说明调查的具体实施方式。据报道,一位美国官员表示,此次调查是美国商务部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开展的木材和木料调查的一部分。近期,多位法律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相较于所谓“对等关税”,232调查等构成的高额行业关税更值得警惕,因为这方面美国国内法律体系对总统的授权更为完整,且运用该手段时,由总统裁决税率。(来源:第一财经)
3.墨西哥或将提高对华商品的关税!涉及大量行业商品。墨西哥政府计划在其 2026 年预算提案中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满足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阻止中国商品的要求。加征关税将适用于包括汽车、纺织品和塑料在内的大量中国商品。
墨西哥政府将于 2025 年 9 月 8 日前向国会提交 2026 年预算提案,其中包括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上调计划。
该提案需要国会批准,但由于总统克劳迪娅·谢因鲍姆(Claudia Sheinbaum)的政党及其盟友在国会两院均占有三分之二多数席位,预计通过几率较高。不过,具体细节可能在立法过程中有所调整。
关税上调范围:关税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特定商品,包括汽车、纺织品和塑料制品。可能还会扩展到其他亚洲国家的类似进口商品,但具体税率尚未明确公布。
例如,中国汽车在墨西哥面临的关税最高为20%,远低于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EV)的 100% 关税水平。 墨西哥政府旨在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土企业免受中国商品的竞争,特别是汽车行业。2025年,墨西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超过俄罗斯。
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关税上调深受美国影响。特朗普已威胁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 25% 关税(部分豁免USMCA协定覆盖商品),并以芬太尼走私和移民问题为由,推动“北美堡垒”(Fortress North America)概念,即加强美、墨、加三国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转运进入美国市场。墨西哥的关税上调也被视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回应”,以避免美墨贸易战升级。
墨西哥与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2024年约为 627 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墨西哥正被卷入“近岸外包”(nearshoring)浪潮,企业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美墨加协定(USMCA)将于 2026 年中进行审查,关税上调可能有助于墨西哥在审查中获得美国支持。
关税上调预计将增加政府收入,帮助墨西哥政府控制预算赤字。2024年,墨西哥预算赤字达到 1980 年代以来最高水平,主要由于前任政府的大规模支出。(来源:中国贸易报)
4.中国出口猛增,日本钢铁业呼吁采取反规避措施。日本钢铁游说团体要求政府尽早采取措施,防止外国生产商逃避反倾销税,以保护日本钢铁业免受不公平进口冲击。
最近,中国钢铁出口量创下新高,使全球保护主义情绪升温。自去年1月以来,已有近40个国家启动相关反倾销调查。
日本钢铁联合会和其他四个行业组织表示,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因为中国等国家试图通过将出口转至第三国或进行最低限度的加工来规避反倾销关税。
日本钢铁联合会常务理事山下隆也警告,即使实施反倾销措施,若缺乏防范规避的制度,其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他还强调,业界的目标是强化反倾销制度、确保公平竞争,而非追求保护主义。
近期,日本政府已先后对多种进口钢材展开反倾销调查。7月,已针对自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镍基不锈钢冷轧板与钢带展开调查;近日,又将中国与韩国出口的热浸镀锌钢产品列入调查范围。
日本钢铁联合会表示,二十国集团(G20)中已有18个国家建立了防规避制度,仅剩日本与印尼尚未采行。
目前,日本若要打击规避反倾销税行为,必须重新展开全新的反倾销调查,程序繁琐且效率不高。行业团体呼吁政府,应在2026年4月1日开始的新财年税制改革中,建立独立于现行反倾销税之外的征税规则。他们同时要求增加贸易调查人员,并改善调查制度。(来源:路透社)
三、 经贸动态
1.美国大豆协会致函特朗普,呼吁尽快达成对华采购协议。2025年8月19日报道,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ASA)代表全国豆农致信特朗普总统,强烈呼吁其尽快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以确保未来签署大量大豆合同。农户警告称,如果中国继续回避购买美国大豆,行业将面临严重且持久的经济冲击。
美国大豆协会在信中指出,美国大豆农场正处于极端的财政压力下。一方面,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农资、机械等投入成本显著上升,使得种植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协会强调,美国大豆种植业无法承受与中国这个最大出口市场长期对立的局面。
近年来在美中贸易紧张背景下,中国买家持续转向巴西大豆货源。中国大豆进口量在今年7月创下历史新高,加速转向巴西货源,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这一关键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3/24年度中国进口132亿美元的美国大豆,占到美国大豆出口的54%份额。但是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订购任何美国新豆,这种反常情况引发市场普遍担忧。
8月11日,特朗普在“TruthSocial”平台发文,敦促中国将美国大豆采购量翻两番,一度带动芝加哥大豆期价上涨。但是行业人士和豆农均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实现如此大幅增长并不现实。
美国大豆协会在信中强调,若进入秋季美国仍未就对华销售达成协议,将对美国大豆种植者造成更严重冲击。
市场观察人士预计,随着秋收临近,大豆贸易问题将继续成为美中谈判的焦点,而美国农户的压力也会持续上升。(来源:路透社)
2.美国能源部宣布计划出资近10亿美元,以加速发展国内关键矿物和材料产业。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计划出资近10亿美元,加速美国关键矿物和材料产业的发展。
美国能源部宣布计划发布多项《资助机会通知》(NOFO),总额将近10亿美元,“在关键矿物和材料供应链的关键阶段推进和扩大采矿、加工和制造技术”。这些矿物和材料应用广泛,包括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智能手机、计算机芯片以及国防。目前,其供应链由中国主宰。
能源部说,这项举措符合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释放美国能源》(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太长时间以来,美国依赖外国供应和加工对现代生活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材料。”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感谢特朗普总统的领导,能源部将在关键材料加工回流本土和扩大这些不可或缺资源的国内供应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能源部署下的几个办公室宣布计划就不同的项目发布《资助机会通知》。(来源:美国之音)
3.8月27日,美国对印度的加征关税将翻倍!当地时间 8 月 21 日,特朗普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表示,美国对印度加征的关税将翻倍至 50%,并于 8 月 27 日正式生效。理由是印度在转售俄罗斯低价石油中“牟取暴利”。美国财政部长指责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中“牟取暴利”。贝森特称,在 2022 年之前,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占比只有不到 1%,如今这一比例已高达 42%。印度企业趁机牟利,转售廉价的俄罗斯石油获利 160 亿美元。这种战时套利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来源:贸易夜航公众号)
4.美国政府,已收购英特尔10%股份。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宣布,联邦政府已收购陷入困境的芯片巨头英特尔10%的股份,这是特朗普政府在强化对美国企业控制方面迈出的最新一步。英特尔在新闻稿中表示,美国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购入4.333亿股普通股,总投资额约89亿美元,对应10%的股权。英特尔指出,这一价格低于当时市场价。据悉,在资金来源方面,其中57亿美元来自《芯片与科学法案》已批准但尚未拨付的补助资金,另外32亿美元来自一项用于开发安全芯片的独立政府项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美国政府没有花任何成本就获得了这些股份,目前市值约为110亿美元。这对美国政府来说是一笔伟大的交易,对英特尔来说同样如此。”此外,美国政府还获得了一项权证,如果未来英特尔不再是其晶圆代工业务的控股股东,政府可以再购买英特尔额外5%的股份。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全球唯一在美国同时进行尖端逻辑芯片研发和制造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始终致力于确保全球最先进的技术由美国制造。”当天稍早,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透露,政府应获得英特尔约10%股份,“他们已经同意,我认为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划算”。白宫表示,特朗普将于周五下午与陈立武会面;卢特尼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与陈立武的合照。这标志着美国产业政策发生明显转向,政府开始在私营部门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卢特尼克本周直言:“我们理应因资金而获得股权。我们会兑现拜登政府已承诺的补贴,但要以股权作为回报。”软银本周也宣布向英特尔注资20亿美元,占股约2%,成为其又一重量级投资者。与台积电相比,英特尔的技术被普遍认为存在差距。台积电是苹果、英伟达、高通、AMD甚至英特尔本身的重要芯片供应商。为追赶差距,英特尔正斥资数百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设芯片工厂,计划2026年起量产最先进AI芯片。但7月陈立武在内部备忘录中强调不再“无限制烧钱”,并宣布将根据市场情况放缓俄亥俄工厂建设,投产时间推迟至2030年。(来源:财联社)
5.美关税新规带来不确定性,25国宣布暂停对美寄送包裹。美国从8月29日起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届时小额包裹需缴纳适用的所有税费。
据联合国万国邮政联盟26日统计,因美国新规下与运输服务相关的不确定性尤为突出,目前其成员中已有25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当地时间26日,据俄罗斯邮政官方消息,由于关税金额问题,自8月26日起暂停受理发往美国的商品邮寄业务,普通信件邮寄服务不受影响。保加利亚邮政26日发表声明称,即日起暂停接收所有运往美国的货物。声明说,暂停原因是美国政府变更进口货物清关措施。保加利亚邮政还指出,美国对海关申报电子预申报数据的要求也已收紧,此类数据必须发送至美国邮政运营商。韩国邮政部门表示已于26日暂停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向美国寄送包裹,韩国用户仅可通过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向美国寄送包裹,而该服务的关税需由收件人承担。此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比利时、瑞典、瑞士、丹麦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泰国和新加坡等国的邮政机构近几日也相继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日前援引美国智库凯托学会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称,美国政府取消对小额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该措施将严重伤害美国的低收入群体,使物流运输公司进一步陷入困境,并将在实际执行层面遇到严重问题。(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6.加拿大宣布取消部分对美报复性关税。加拿大总理卡尼22日表示,该国将于9月1日开始取消部分对美报复性关税,但仍将保留对美国钢铁、铝和汽车的报复性关税。卡尼当天发表声明说,取消部分对美报复性关税,即不再对“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美墨加协定)覆盖下的美国商品加税,旨在与美方措施对等。声明还说,加拿大政府将于9月开始评估在新的全球贸易环境下加拿大的优先事项,为美墨加协定明年的审议工作作准备。有媒体指出,加拿大宣布取消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多项报复性关税,是为重启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释放善意。美墨加协定是北美三国于2018年签署的三边贸易协定,2020年7月正式生效,并计划于2026年进行续签审议。(来源:新华社)
7.德国工业遭美国关税冲击,汽车业裁员逾5万。在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冲击下,德国汽车行业遭遇严峻考验。咨询公司安永最新分析报告显示,德国汽车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岗位约5.15万个,占全部岗位的近7%,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工业部门。德国媒体报道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高额关税抬高了德国商品在美售价。受此影响,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整车制造商以及博世、大陆集团、采埃孚等零部件供应商相继宣布开支削减计划,保时捷则计划大幅缩减旗下电池动力业务规模。报告还显示,截至6月30日,德国工业部门就业总人数同比减少2.1%,相当于减少约11.4万个岗位。安永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德国工业就业岗位减少趋势将延续。此外,德国工业营业额也连续承压,今年第二季度营业额同比下降2.1%,连续第八个季度下滑。德国工业界人士表示,美国关税政策以及高企的能源价格、疲弱的国内需求等令行业发展承压。安永德国区主管合伙人扬·布勒希尔克指出,德国对美出口急剧下滑,近期对工业造成明显冲击。(来源:新华网)
8.印度贸易救济总局建议对进口扁平材征收三年保障性关税,行业团体意见分歧。印度商务部建议对非合金和合金扁平材征收为期三年的保障性关税,原因是进口量激增,可能损害国内生产商的利益。在印度钢铁协会提出申诉后,印度贸易救济总局(DGTR)建议分阶段征收保障性关税。
贸易救济总局(DGTR)在其最终调查结果中表示,其观察到“近期相关产品进口量突然大幅增加”,并提议分阶段征收关税:第一年征收12%,第二年征收11.5%,第三年征收11%。此前,DGTR已于今年4月对该产品征收了为期200天的12%临时保障性关税。
这项建议是在印度钢铁协会提出投诉后提出的。该协会的成员包括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印度公司、JSW钢铁公司、金达尔钢铁公司和印度电力与钢铁管理局。该协会认为,非合金和合金扁平材进口激增正在对印度制造商造成严重损害,并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DGTR表示,在建议征收最终保障性关税之前,已经考虑了国内生产商目前面临的“严重损害”以及持续进口带来的“迫在眉睫的损害威胁”。
然而,贸易政策智库GTRI对此举提出了批评,指出DGTR驳回了包括主要汽车制造商和电子公司在内的250多家利益相关者的反对意见。
GTRI创始人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表示:“征收最终保障税将提高投入成本,损害出口竞争力,并挤压下游用户。”
该智库表示,这项于2024年12月启动的调查涵盖热轧、冷轧、金属钢材和彩涂钢材。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对这些产品的出口增长了25%,达到1.107亿吨,其中大部分销往了印度。
GTRI辩称,进口量的增长是可以预见的,而不是突然的,国内产业损害被夸大了,关税将损害汽车、工程和建筑等主要用户行业。(来源:《印度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为国内外媒体摘编,个别报道可能存在倾向性意见,不代表事实及者观点,仅作工作参考,欢迎转发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