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金融传媒天津
发布时间:2022-03-08 11:19
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的衣食住行,另一头连着城市的经济发展。
去年7月,国务院批准天津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
近日,新金融记者从天津市商务局获悉,为加快建设国际化地标商圈,在天津市构建“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三级商业空间体系,按照“一区一中心”建设要求,市区联动完善形成“一商圈一主题一方案”的规划布局。
01
和平区
“一区四中心”
今年,和平区将构建多层级消费集群,加速商旅文融合发展,提高城区开放水平。
推进津湾广场提级焕新,加快国金购物中心、印象城、劝业场等建设改造;以解放北路、小白楼地区高端消费定位,发展“品牌经济”;以金街为核心,布局“首店经济”;以五大道为重点,发展“夜间经济”“后街经济”;打造赤峰道时尚消费文化旅游购物带。以五大道、泰安道、解放北路等重点片区,做深“洋楼+文旅”消费市场,打造洋楼文化消费名片。
和平路历史文化消费街区建设,挖掘风貌建筑、历史文物、名人故居等深厚底蕴,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厚重感、现代艺术感的“网红打卡地”。
02
河西区
发展首店经济、后街经济、夜间经济
河西区今年将发展首店经济、后街经济、夜间经济,营造“最时尚”购物氛围和“活力之都”,成为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
河西区作为天津的中心城区核心区,城区面积48平方公里,100万人口。全区有万象城、友谊商厦、红星美凯龙、华润万家等中大型商超、卖场30家,已建成文化中心国际商业街区、和悦汇体育主题夜间经济街区、小白楼商务中心区、解放南路家居商贸区、大沽南路餐饮小百商业街区等商、旅、文、娱、体相融合的时尚消费商圈;地铁1号线、5号线、6号线以及在建的8号线、10号线、11号线地铁线路贯通全域,各大时尚商圈均有地铁站点,交通便利。
03
南开区
激活“非遗”和老字号IP
以“文化+科技”“传统+现代”的跨界融合,激活老品牌,培育开南区新业态。
重点打造老城厢“文商旅”和水上奥体“商务总部”两个升级发展集聚区。
南开区以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做足做好海河水文化这篇文章,用足用好独特的老城文化、商业积淀,持续对鼓楼、古文化街进行整体提升改造,为古文化街融入时尚元素,让老城焕发新活力。南开区坚持国际化视野,讲好南开故事,以“文化+科技”“传统+现代”的跨界融合,着力打造文化消费产业集群,用潮流元素和数字技术激活“非遗”和老字号IP,聚人气、聚商气、聚财气,成为天津旅游消费的重要打卡地。
具有时尚活力的水上奥体等现代地标商圈是天津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人流大、人气旺,融合了现代时尚、体育运动和青春活力等元素,体现了现代化大都市的繁荣繁华。
南开区依托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津体育馆、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等载体,重点发展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购物等体育健康产业,打造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体育休闲消费中心。
同时依托大悦城、仁恒伊势丹、鲁能城等商业综合体拉动效应,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时尚消费,积极引入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打造主题鲜明、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端商业综合体,推动提质扩容,增强总量能级,优化消费环境,形成品牌聚集、商品富集、客流云集的地标商圈。
04
河北区
“意风区”“天津之眼·大悲院”改造
河北区继续加大驻京招商力度,着力建设大意风区龙头增长极,坚持把消费提质扩容作为扩大内需、引领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设国际化地标商圈。
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出台了多项措施,坚持高标准、高品质打造“意风区”和“天津之眼·大悲院”两大商圈。
“意风区”商圈坚持以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为方向,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市独具魅力活力的特色商业街区、知名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和展现天津国际化大都市风采的城市会客厅。
“天津之眼·大悲院”商圈紧靠“天津摇篮”三岔河口,是海河黄金岸线上的重要节点,区域内集聚了聚源广场、天津窗帘城、天乐商城、海河假日酒店等丰富的商贸载体,同时坐拥大悲禅院、天津之眼、天津美院等文旅资源,商旅文融合发展优势显著。
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求,目前河北区正在积极对接外脑,立足区域现有的商旅文“基因”,对标北京隆福寺、上海豫园、南京中华门等先进地区,从规划、运营理念等方面再升级、再提格,推动动线调整和业态重构,争取市内免税店项目落地,从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多点发力,打造多元化新消费场景,与意风区商圈双向联动、同频共振。
05
河东区
突出“老天津卫”特色
围绕“金创河东•津韵家园”功能定位及“一带两核四片区”城市设计,充分利用8.28公里沿河资源,全力打造“河东品牌”“河东服务”“河东购物”。
推动建成“金茂汇”,由天津第一热电厂老厂房改建转化而来的文保商业体,预计今年年底开业。项目位于海河东岸,与小白楼CBD隔河相望,汇聚两站三线,坐镇六纬路商圈。深挖在地文化、提取热电基因,打造了“工业风餐饮空间”、“戏剧文化空间”、“儿童成长娱乐空间”、“科技主题沉浸街区”等新商业场景,赋能品质生活的同时将成就又一现象级城市网红打卡点。目前该项目已经吸引了高端亲子品牌奈尔宝(儿童室内游乐园)、网红餐饮雏菊意大利餐厅、楠火锅、米纸越南小馆等首店品牌以及多家知名连锁品牌的入驻。
未来,将充分发挥河东区衔接东站门户、机场门户的核心枢纽优势,做强海河沿线商务圈,打造河东CBD主中心,实现海河东岸消费新走廊,同时还要持续释放地铁沿线集客能力,发展天津站商业圈“站区经济”,打造景观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培育津滨双城重要消费新通道。
河东体育场携手阿里文旅合作预计"5.1"假期前开放,是天津市中心城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标准体育场地,历史悠久,名将辈出。
以“津沽风韵”为主题,突出“老天津卫”特色,提升打造老门口儿、阳光星期8夜市等夜间消费城市地标。要不断创新”老和新”“土和洋”要素资源融合力,聚焦进口汽车、中高端国际消费品牌,搭建高端展示场景,推动“首品”、“首发”、“首秀”项目落地,释放国际奢侈品品牌带动力,建设国际化商圈消费新环境。
06
红桥区
培育外贸新业态
红桥区现有水游城、陆家嘴、红星美凯龙、华润万家、麦德龙等中大型商超、卖场16家,已形成西北角商圈、大胡同商圈、红旗北路家居商贸区和凯莱赛社区商圈等商业聚集区。
红桥区将积极投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商圈建设,深度挖掘区域资源禀赋,激活消费潜力,提升消费能级,加快大胡同商圈建设,推动陆家嘴、水游城、欧亚达等商业综合体提档升级,发展首店经济和品牌消费,积极引入品牌首店、旗舰店、网红店等新品牌,大力培育“网红打卡地”“5G 消费体验”等新业态。
持续弘扬老字号,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亿城堂庭、大成广场和泰达城商业广场等闲置商业载体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等新型业态转型。
借助地铁路网快速铺开之势,提前谋划轨道经济带和站点商圈发展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建设,引进一批跨境电商项目、平台、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高地。
新金融记者 刘姝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