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天津港试运营

来源:北方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8-04-13 00:00

  4月12日,由李德毅院士领军,天津港集团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和天津主线科技公司三方携手打造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天津港试运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装配有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计算单元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可完成道路行驶、精确停车、集装箱装卸、障碍物响应等指定动作,实现了集装箱从岸边到堆场的全程自动驾驶水平运输。此次试运营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港口作业工况下实现了智能驾驶的新突破,也为港口解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难题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更为促进我国绿色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港口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标志。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抢眼的电池模块外,这辆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外观上与普通集装箱卡车并无太大区别。据了解,中国重汽集团融入人工智能、车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创新技术,专门为港口量身打造的全球首台L4级无人驾驶电动卡车,配备了世界先进的驾驶系统和成熟可靠的纯电中央驱动控制系统,整车满载行驶可达120公里,并且充电时间小于1小时。
  “该车可在夜间、大雾、雨雪等天气和现场人员、车辆、作业设备交叉作业的复杂情况下,保持良好作业状态,满足港口24小时全天候生产运行。”天津主线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天雷介绍,“成本方面,购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支出的费用是自动导引车(现阶段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的另一种模式)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上线量产费用还将进一步下降,且后期使用时日常维护费用也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其不仅能适应港区大范围作业,还能驶出港区,满足更多的物流运输需求。”
  天津港集团公司科信部副部长朱连义则表示,天津港2017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500万标准箱,预计到2020年达到1800万标准箱。而未来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港口的应用,将与自动化堆场、全自动集装箱码头和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一体化”项目形成无缝对接,有效解决因集装箱作业量增长带来的生产指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各种压力,在带动运营管理实现智能化的同时,必将进一步提高平安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水平,全面助推天津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向着国际一流现代化强港和港口投资运营商新战略目标发力前行,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推进。
  充分发挥国际货运代理相关行业组织作用,推动制定货代企业信用等级管理、代理服务收费目录和指导价,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要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现场显着位置进行公示,为进出口经营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我们已经协调北京市相关管理部门,为保障北京市生产生活需求的外埠号牌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申请进京确认、办理进京通行证件提供便利。加强对绿色车队、旧车更新等鼓励政策的宣传,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有政策的作用,切实解决外贸货物进出京运输问题。
  优化跨境贸易环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京津两市将精诚合作,深化改革创新,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