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10 11:14
一次援藏行,一生雪域情,每一名援藏人背后都有一个不负韶华的动人故事。“回想三年援藏之路,更多的是感动、感谢、感恩。感动每一名援藏人背后的动人故事;感谢援藏的经历,让我锤炼了从严从实的作风、增长了扎实过硬的本领、提升了担当作为的能力;感恩这个时代给了我激荡风雷的使命,这使命比天路还要悠长,比生命还要延绵。”这是市商务局援藏干部刘宏杰最真实的心声。
2019年7月,刘宏杰同志远离天津来到昌都,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他在援藏前方指挥部担任党委委员,曾任项目资金组组长、产业帮扶组组长、“三交”工作组组长以及前指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三年来,他不辱使命,找准定位、真情融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扎实开展援藏工作各项任务。期间,多次荣获昌都市政府办优秀公务员、天津市优秀援藏干部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授予天津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2年被授予第九批援藏干部先进个人,并获得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提名。这不寻常、不平凡的三年,锤炼了他的意志品质,升华了他的人生境界。
在勤学敏思中不断强化理论武装。他始终牢记总书记“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的嘱托,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坚定性。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思想定力、战略定力和道德定力,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
在迅速融合中全力增进民族团结。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重要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援藏工作的重要意义,怀着对藏区人民的深厚感情,践行“先做昌都人、再做昌都事,当好昌都人、办好昌都事”的工作理念,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深化与当地干部群众的感情,与他们迅速融合在一起,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不断增进民族大团结。先后与4个相对贫困藏族家庭结为结对帮扶户,与2名藏族同胞结为“一老一小结对帮扶”关系,定期给与他们物质、精神上的帮扶。三年来,他用自己的点滴力量时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吃苦耐劳中砥砺锻造坚强意志。他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把基层工作作为磨炼和锻造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的平台和阵地。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他牵头负责医疗防控各种急需物资的筹集,整个假期每天四处奔走,想方设法为昌都市募集到890余万元捐款和物资。2021年初,赴距离昌都580公里最偏远的边坝县沙丁乡16个村开展乡村振兴大调研,面临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在没有自来水、没有供暖的情况下,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0余天,撰写了《沙丁乡关于乡村振兴大调研的报告》。三年来,他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服务工作,跑遍了全市11个县区,行程5万多公里。进藏后他时常出现高血压、严重失眠、心脏问题等多种高原症状,但他不顾医生的治疗休养建议,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就连回津探亲期间也坚持休假不休息、离岗不离责,积极对接相关工作,开展“三交”活动。
在破解难题中不断增强过硬本领。 援藏期间,他先后承办四位分管副市长不同市级部门的工作,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协助市领导召开90余次全市性专题会议,妥善处理了很多棘手难题,提高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积极协调商务等部门,简化审批流程,改善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招商项目服务专班,促进招商工作水平逐年提升。贯彻“强工兴市”发展战略,带领经信局等部门,多次赴铜、菱镁矿、水泥等重点工业项目现场调研、督促生产,确保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推动了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协调水利局等部门,坚持规划优先,狠抓投资落地,大力推进水电、光伏电站建设,清洁能源建设提速发展。探讨全域旅游开发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昌都全域旅游整体开发,创建国家5A景区,来昌都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与天津相关部门学习对接,优化政务服务链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积极协调对接,接待天津代表团30余个、企业50余家,协调落实具体工作120余次。
在争创佳绩中打造援藏天津品牌。他圆满完成援建项目实施、招商引资、产业帮扶、消费扶贫、“三交”等相关工作,推动援藏工作再上新水平。牵头召开项目调度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时刻督导,明确完成时间,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深入“一区三县”实地了解援藏“十四五”项目需求,积极对接并广泛征求天津市相关部门意见,高质量完成天津援藏“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津昌文化交流月”活动,先后牵头组织昌都解放70周年成就展、“津藏民族团结号”主题列车、《昌都往事》赴津巡演、女排精神成就展等共20余项“三交”活动,持续加强津藏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招商模式,搭建津昌招商平台,多次组织昌都市有关部门、企业参加津洽会、智能大会等展会。在天津组织并主持了“藏东明珠 魅力昌都”招商推介会,120余家优秀企业参会。两年多来,来昌都考察的天津企业达50余家,落地10余家,投资1亿多元。组织梳理编制昌都市扶贫产品名录清单,建立昌都特色产品数据库,赴京东集团总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洽谈建立销售平台,协调天津食品集团派驻专家推进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消费帮扶质量。积极协调天津农科院科润蔬菜研究所、黄瓜研究所、现代都市农业研究所和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组成专家组,赴昌都市开展农业、畜牧科技援助工作,协调天津市科技局和天津市农委出资立项建设“昌都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助力昌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