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我心”百姓宣讲故事-我身边的绿色天津:从灰霾到绿能
市商务系统外国企业专家服务有限公司 毕欣盛

来源:机关党办

发布时间:2024-04-12 08:30

我出生于1982年,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天津是一个中国众多城市中拥有自己生日的地方,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世界上大型城市之一,同时天津也是中国京津冀首都经济圈中重要的对外窗口城市,而我的成长正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天津的不断发展,我也亲身体验了这几十年天津由一所重工业城市到绿色低碳城市的变化。

雾霾来袭

我在天津市内六区长大,小时候的印象中天津市是洋气的,也很大,能玩的地方很多。胡同里的大人们工作单位都在家附近各种工厂,平时靠走路和骑自行车上班,那时候还没有多汽车,没有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和高速火车,没有可以旅行的飞机和轮船,还没有那么多商业区和写字楼,大家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每个人仿佛都是在一个单位一份工作中能做到退休。随着逐渐长大,我才发现天津也在变化,胡同变楼房,黄大发变夏利,路越来越宽,桥越来越多,身边说着各种方言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出去旅游,见识更为广大的世界,而身边的空气似乎越来越差,灰霾的天气越来越多,后来听说这种天气有个专用名词,叫雾霾。当时各种新闻也在报道污染的天气,我也第一次使用了防雾霾口罩。就这样,我的家乡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那段时间饱受环境污染的困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问题也日益严重。当时的天津,常常笼罩在雾霾之下,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尘、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给日常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了,天气却越来越差,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雾霾天气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中都出现过,著名的雾都伦敦、美国的洛杉矶也都曾经历雾霾天气,这种由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影响给很多国家都造成过极大的困扰,当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都日益严峻,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的矛盾因素出现。

天津出手

随着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双碳目标,即“碳达峰、碳中和”,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在国家的有力支持下,天津市政府同时积极推动一系列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发展规划,展现出对环境改善的决心和方向。同时市政府还积极推行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能源使用方面,原来的那种冒黑烟的大烟囱不见了,而且在滨海新区还能看到大型的风力能源设备,路灯也都是太阳能的。而在社区建设方面,通过推行生态城市和绿色社区建设,使天津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同时大胆开发了中新生态城项目,成为了中国用生态建城市的标杆。总的来说,我的家乡天津以其独特的方式,成功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了城市规划和管理中,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案例。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成为了重要的推动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天津的环境质量,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环保领域,天津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有效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以前冬天集中供暖时大量烧煤,到处都是冒黑烟的烟囱。现在,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人为本

双碳目标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未来的绿色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需要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市政府的“十项行动”中的指示下,我所在的公司把绿色低碳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项目课题去研究开展。我们发现在知识结构方面,除了传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知识,还需要结合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国际法律等多领域的知识,以全面理解和掌握碳排放的计量、监测和管理技术。专业技能方面,则需要重点培养在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碳交易等领域的实操能力。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绿色人才的培养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绿色人才的培养。经调研,在致力于培养具备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绿色人才的过程中,教育界和产业界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困境。首先,教育资源的匮乏是阻碍绿色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课程设置往往偏向于理论讲授,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由于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学生们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无疑削弱了他们解决环境问题的实际能力。有效的实践机会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合作企业数量有限以及实习岗位的稀缺,许多学生很难找到与绿色领域相关的实践机会。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不仅限制了学生对绿色知识深入认识的机会,也影响了他们未来在环保领域的就业前景。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绿色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了当前教育和产业发展亟需攻克的重点。这时,天津市政府的一系列举措给了我们强力的信心。首先,倡导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政府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学生投身于环保领域。通过这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培养出了更多具备绿色发展观念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企业不再只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而是承担起构建绿色人才的实践平台这一重任。通过为青年才俊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企业能够让他们亲身感受和参与到绿色发展的具体工作中,从而培育出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绿色人才。我司作为天津历史悠久的人力资源公司,开创性的提出了双碳人力资源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转型,践行“十项行动”,做了前瞻性的实践和尝试,我有幸参与到项目策划及运行的过程中,有一种骄傲的历史使命感。

一定更好

在当今全球,绿色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想每一个都应该了解到理解绿色理念的深层含义至关重要,这包括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全面认识。接下来,双碳人才会成为热门人才,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如环境科学、能源管理、碳足迹评估等,能让大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将让更多人才走进绿色发展行业、开启绿色专才之路。此外,参加专业培训及获取专业认证可以提升人才的竞争力。随着天津的环保政策逐步实施和环境整治的不断深化,我们市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显著的转变。空气质量的提升让天空更加湛蓝,呼吸也更为畅快,居民们纷纷感受到了健康生活的改善。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便利化,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城市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公园和绿带为居民提供了休闲与锻炼的好去处,提升了生活质量。天津市民在享受现代化都市便捷的同时,也积极融入了绿色生活的节奏,展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我眼中,天津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些值得骄傲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府宣传下老百姓对绿色发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大家认识到,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发展观念。在实践中,天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这些都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展望未来,天津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发展。我们每一个天津人都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天津的绿色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天津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这座中国北方的明珠城市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