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经开区:跑出“争先进位”加速度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4-02-13 07:35

1994年10月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997年11月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12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许昌经开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从最初的拓荒到星火燎原、连片成区,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少到多。如今,许昌经开区现有“四上”企业1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大局安定、改革稳妥推进,主要经济指标显著改善,营商环境排名稳居前列。

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过30年的发展,许昌经开区逐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发制品等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产业以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为龙头,集聚了8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原材料加工、关键零部件、整梯制造、电梯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出口东南亚、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开瑞生物、博奥润康等多家企业,在建的许昌生物医药产业园拥有三类工业用地3000亩,总投资70亿元。发制品产业集聚了以许昌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各类发制品企业近百家,出口市场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进出口额30亿元,成为许昌市主要的发制品生产基地。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许昌经开区出口创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全区实际吸引外资7222.58万美元,利用外资来源地逐步拓宽,从以中国香港为主,延伸到英国、瑞士、瑞典、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扩大,从以发制品、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信息产业等第三产业拓展;拥有进出口企业119家,年出口突破千万美元的企业达10余家,除发制品外,乘用电梯、生物制品、智能装备等一大批产品正以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军国际市场。

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近年来,许昌经开区把握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强化跟踪服务、要素保障、队伍建设,围绕电梯、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抓实固定投资,注重项目落地,优化入库项目,夯实基础工作,坚持招引外资和内资并重、引入大集团与孵化培育本土企业并重、引进新项目和盘活老企业并重,招商推介取得了新成果,对接交流迈上了新台阶,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突破。目前,西继迅达承接迅达(中国)产能转移带来的订单有10亿元,与其配套的电缆等企业即将入驻电梯产业园;开瑞生物积极与省科投、省农投、国药集团洽谈合作,延链补链;博奥润康投资的生物芯片项目于2023年年底前投产运行,还投资建设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阳光电缆与省投、许棉纺织与郑州四棉洽谈合作;卓基、喜尔泰、娜芙妮、浩达塑业等老厂院实现“老坛装新酒”,开发区呈现出新项目不断涌现、老企业涅槃重生的生动景象。

营商“软环境”优中更优。营商环境是经开区的“小气候”,许昌经开区始终坚持树牢“企业为本,企业家至上”的理念,将每年的7月2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每月的20日作为“企业家活动日”,重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动力,成就了一批以西继迅达为代表的优秀企业群体,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借助“三化三制”改革,新组建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营商环境办,对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进行优化整合,不断提升服务效率。2023年以来,许昌经开区在全市县域营商环境月排名中持续保持第一方阵,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坚定了企业扎根经开区、不断发展壮大的信心,不少企业家主动介绍引进关联配套企业项目,良性互动的氛围逐步形成。

下一步,许昌经开区将弘扬“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只争朝夕、奋力拼抢,跑出“争先进位”的加速度,迈出“破局转型”的坚实步伐,真正将经开区打造成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