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25 14:59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再生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建议,经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已成功纳入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本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完成起草并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积极组织再生资源行业企业申报规范条件,加强申报企业对接服务,进行“一对一”专业政策解读,今年我市将有10家企业申报废钢铁、废纸、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规范条件。同时,稳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搭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无废城市”建设稳妥有序实施
一是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助力绿色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在《天津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编制中,围绕绿色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这一主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各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末端无害化。实施绿色工艺、清洁生产、产品生态设计,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优化固体废物治理体系。深化固体废物分级分类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创新,重点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业污泥等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和污染防治适用的降碳减排技术,推动实现我市固体废物“存量无废化、建设无废化、发展无废化”。二是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组织开展废铅蓄电池试点工作。制定了《天津市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组织召开试点工作推动会,动态调整集中转运点和收集网点,建立试点工作评估机制。采用试点企业自评和管理部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试点企业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向社会公开,实现以评估促规范、以评估促提升、以评估促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8家试点单位,建成了10个集中转运点,82个收集网点,形成了覆盖全市、布局合理的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体系。三是探索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新模式,助力企业减污降本增效。坚持以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改革创新,以点连线带面,多措并举,采取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试点模式,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化解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过剩所带来的环境风险隐患,形成了危险废物产废单位、利用单位互利共赢,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处置利用模式。
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搭建
一是制定《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已向市有关部门和各区进行三轮意见征求。按照“三重一大”程序要求,拟于近期向社会公示,待进一步完善后,报请市商务局局长办公会审议。二是编制《天津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和资源化鼓励办法》(草案)。低值可回收物目录主要包括五大类:废玻璃类、废塑料类、废木制品类、废纺织物类和其他类。目前正在征求相关部门和各区意见。三是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融合(以下称“两网衔接”)。去年年底,已在中心城区建成符合“两网衔接”要求的点位395个。目前正按照“一街一点位”要求加速推进其他行政区“两网衔接”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届时,全市所有再生资源回收点位将实现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相衔接。
下一步,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加快工作进程,推动《天津市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出台,发挥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效应,合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同时,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天津市2022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会同市城市管理等部门推动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收集运输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衔接机制建设,推动各区完成“两网衔接”点位设立工作。
2022年9月23日
工作人员:陆向东 联系电话:022-58665530